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韵琴轩·致远斋之侧原文及翻译赏析

韵琴轩·致远斋之侧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致远斋之侧,文轩裔水濆。
明扬常退憩,清听每閒闻。
搏跃激行可,春温秋亮分。
欲咨牙旷辈,攫醳指劳勤。

诗人弘历资料

韵琴轩·致远斋之侧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韵琴轩·致远斋之侧原文及翻译赏析

韵琴轩·致远斋之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清流道中寄李介止学宪》 - - 钱澄之 - - 瘦马嘶风去不閒,连朝驿路绕青山。荒城睥睨寒流外,野望高低落照间。桃叶歌残人竟散,柴桑酒熟客初还。隔溪试问归田兴,遥指孤松早闭关。
  • 古诗《送太师潞国文公致仕赴阙朝觐归洛》 - - 毕仲游 - - 事业观前辈,河汾出异人。擎天为柱石,盖代服经纶。早岁登黄阁,群公会紫宸。指挥平大盗,咳唾福生民。契合由天意,威行静塞尘。饱闻鸣鸑鷟,久已画麒麟。阴德归宗社,昌言启圣神。功成绝能口,道在不谋身。自昔规模定,于今风俗淳。立廷山不动,容物海无津。文力挥南斗,台光拱北宸。英姿元岌...
  • 古诗《古意·芳郭细柳丝》 - - 黎遂球 - - 芳郭细柳丝,随风铺似织。新欢见旧欢,何缘得相识。
  • 古诗《盘谷先生歌为陈舍人上善书扇》 - - 毛奇龄 - - 盘谷先生好作书,年来右肘病难舒。当轩倾得三升酒,便上鸡林估客车。
  • 古诗《挽张之洞联·有立德》 - - 待考 - - 有立德,有立功,有立言,吾见其人,吾闻其语;掌邦治,掌邦教,掌邦政,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古诗《蜗居又·卅载风尘后》 - - 吴未淳 - - 卅载风尘后,槐南始定居。市嚣商贾近,地远友朋疏。塔望天宁寺,斋呼人静庐。病馀惟喜睡,空蓄几箱书。
  • 古诗《送曾澹只先辈馆端州》 - - 岑徵 - - 邮亭低折绿杨枝,风满帆樯酒满卮。百里羁栖非远客,暮年亲友重临歧。春江梦里迎桃叶,夜雨宫前赋黍离。咫尺漓江书易寄,旅愁频遣故人知。
  • 古诗《淮上咏古·野日荒祠迹已陈》 - - 田雯 - - 野日荒祠迹已陈,棠梨泾口水粼粼。哀鸿亦洒王孙泪,洴澼何曾遇妇人。
  • 古诗《见和君病起须白辄有所赠亦咎其酒过》 - - 李梦阳 - - 诧汝须添白,将无病苦形。眼前真过隙,身外是浮萍。客到留棋局,儿呼检药经。昔人曾颂酒,吾意不如醒。
  • 古诗《洞仙歌·圣因寺僧馈食》 - - 周之琦 - - 斋厨食品,乍分来莲座。小舫清芬浪花破。叹留宾事往解菜心孤,浑不管,几日芳卮尘锁。宣南人好在,绥款玫砧,隽味频烦玉纤和。一箸冷吴羹雀疃鲈亭,但闷里秋光虚过。问书信麻姑近谁传,料脯擘仙麟未应忘我。...
  • 古诗《客中见新月·马头新月正纤纤》 - - 叶方蔼 - - 马头新月正纤纤,作意随人到短檐。长有清光流肺腑,不知霜影入髭髯。最怜迢递频移席,为爱分明数卷帘。灵药捣成应乞我,免教愁病一身兼。
  • 古诗《移石·谁言磐石坚》 - - 孔平仲 - - 谁言磐石坚,势不可动摇。健犊引大车,载行速如飘。良因植根浅,未免迁徙劳。触类当自省,我今慎所操。
  • 古诗《闺怨·风吹金井叶珊珊》 - - 郭辅畿 - - 风吹金井叶珊珊,独掩红窗写越兰。疑是青天删六月,重阳未到已先寒。
  • 古诗《巧对·枣棘为薪》 - - 陆粲 - - 枣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 古诗《枫桥夜泊·谁遣蒲牢吼夜阑》 - - 释居简 - - 谁遣蒲牢吼夜阑,玉虫剪尽玉脂乾。高山流水易为赏,求赏此声人独难。
  • 古诗《诗次其韵·仲氏趣玄远》 - - 洪炎 - - 仲氏趣玄远,造诣非尺寻。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七日南山雾,一鸣幽谷禽。依然拂尘壁,愁绝见予心。
  • 古诗《自警·静退虽知趣味殊》 - - 林希逸 - - 静退虽知趣味殊,终然习气未全除。有无对境宜俱遣,梦觉何时解一如。得力要须生处熟,用工最怕密中疏。莫教草草匆匆去,却恐从前枉读书。
  • 古诗《别吴帅恕斋》 - - 林希逸 - -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 古诗《书山馆壁·秋作西南使》 - - 寇准 - - 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时无日影,终夜有猿声。路入溪云过,人穿鸟道行。不堪孤驿望,风雨动乡情。
  • 古诗《祖殿诗·毛侯始来》 - - 苏辙 - - 毛侯始来,其则有意。 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章闻於朝,帝曰偷哉。 弗改弗营,何以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