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威的诗 > 早秋游湖上亭·危亭秋尚早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秋游湖上亭·危亭秋尚早

朝代:唐代诗人:刘威时间:2023-04-05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
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
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
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

诗人刘威资料

早秋游湖上亭作者刘威

介绍:唐人。武宗会昌中人,终生不得志,羁游漂泊而终。工诗,弱调多悲。有集。唐人。武宗会昌中人,终生不得志,羁游漂泊而终。工诗,弱调多悲。有集。..... 查看详情>>

刘威古诗词作品: 《赠欧阳秀才·桐上知音日下身》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伤曾秀才马·买得龙媒越水濆》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赠道者·五云深处有真仙》 《旅中早秋·金威生止水》 《七夕·乌鹊桥成上界通》 《冬日送友人西归》 《塞上作·萧萧陇水侧》 《秋日寄陈景孚秀才

早秋游湖上亭·危亭秋尚早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秋游湖上亭·危亭秋尚早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续怀人诗·三十冠玉姿》 - - 蒋士铨 - - 三十冠玉姿,一麾而出守。欧公治颍谱,跬步独能守。闾阎佩黄犊,家家力田亩。
  • 古诗《围棋·棋局当窗笑语清》 - - 孙一元 - - 棋局当窗笑语清,雁行云阵各纵横。缃帘疏簟无人见,庭鹤时惊落子声。
  • 古诗《春宵·梦回酒醒春愁怯》 - - 朱淑真 - - 梦回酒醒春愁怯,宝鸭烟销香未歇。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
  • 古诗《晚晴与何户登水亭简张丞》 - - 赵汝燧 - - 溪流两岸秋,日落千山暮。一亭压其间,登览洗万虑。胸襟富丘壑,方领此幽趣。掷饵来潜鳞,围棋惊过鹭。酒壶展逸兴,渔唱续远浦。安得哦松来,撚髭同觅句。
  • 古诗《首山·三峰倚汉翠屏开》 - - 缪公恩 - - 三峰倚汉翠屏开,峰顶犹存古燧台。白首老兵言往事,少年曾拾宝刀来。
  • 古诗《慧花园杂咏·晴天一线午风疏》 - - 罗应耳 - - 晴天一线午风疏,钓得秋江二尺鱼。去换松花三两斗,欲招閒客看葵蔬。
  • 古诗《长至写怀·令节逢长日》 - - 区元晋 - - 令节逢长日,呼儿具客觞。竹低风入户,梅绽雨鸣廊。云物凭新句,烟花付小航。曲生良知己,倾倒共茅堂。
  • 古诗《晚同惟敬步至水塘庵》 - - 欧大任 - - 地远接人天,相寻解夏前。松门初过雨,竹坞细疏泉。簟冷山池气,茶香石铫烟。莫嗔朝谒懒,犹得对僧禅。
  • 古诗《下第东归途中书事》 - - 刘沧 - - 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东归海上有馀业,牢落田园荒草平。
  • 古诗《绿珠井·丽人生长共梧乡》 - - 吴绮 - - 丽人生长共梧乡,谁道杨环胜阿梁。为昔高楼花委地,至今寒甃水生香。银床夜月生苍藓,金谷悲风舞白杨。一曲新声传宋袆,顿教横笛怨凄凉。
  • 古诗《都门春感杂诗》 - - 姚燮 - - 凤城西北有高楼,晓翠蒸蒸九陌浮。上谷低云横树杪,津门初日挂帘钩。游环秦马军追雁,烂石齐歌士饭牛。包纳群欢归一宇,始知春色满皇州。
  • 古诗《皇太妃阁·晓起钟犹凝》 - - 苏辙 - -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乾。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 古诗《斋居即事·朵殿深沉暑不留》 - - 乾隆 - - 朵殿深沉暑不留,清斋昼静篆烟浮。短长南北日占晷,小大往来易惕周。觉道有风原解愠,思量无雨那消愁。问予愁果全消未,尚为筹边系念悠。
  • 古诗《访隐·问尽采樵者》 - - 荫在 - - 问尽采樵者,无人知隐君。万山最深处,相随惟孤云。
  • 古诗《钱思复所赋灵槎集旧尝录遗后十年失其本稿思复以诗来徵用韵奉答》 - - 吴景奎 - - 先生江上醉吟时,正是湘君鼓瑟希。八月灵槎通析木,九天云锦落星机。篇章拜辱骊珠富,翰札徵求赵璧归。千里封题寄将去,湖山从此发清晖。
  • 古诗《望江南·拜新月,新月媚于人》 - - 黄钧宰 - - 拜新月,新月媚于人。团扇恩情知在后,远山眉样不须皱。稽首问前身。
  • 古诗《蓼岸·落水浮寒石》 - - 许及之 - - 落水浮寒石,看痕记旧汀。更寻红蓼岸,都有几鵁鶄。
  • 古诗《遣怀·海外连年战血殷》 - - 黄英 - - 海外连年战血殷,滇中又见阵云环。弭兵万国无长策,养拙三荣有故山。座拥图书惟教子,天寒风雨不开颜。故人强半京华老,我望京华梦总悭。
  • 古诗《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 - - 赵文 - -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先生自是五...
  • 古诗《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 - - 唐寅 - -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