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屈大均的诗 > 乍得·乍得春风不自持原文及翻译赏析

乍得·乍得春风不自持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时间:2023-04-06
乍得春风不自持,无人亦复舞腰肢。
白头最恐花如雪,青鬓偏怜叶似丝。
有恨黄莺声咽咽,无情紫蝶影离离。
风流好向灵和殿,更与婵娟斗翠眉。

诗人屈大均资料

乍得·乍得春风不自持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乍得·乍得春风不自持原文及翻译赏析

乍得·乍得春风不自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水仙梅花·谩议托根草木差》 - - 弘历 - - 谩议托根草木差,凌波疏影共横斜。月明林下青邱句,早识丰标是一家。
  • 古诗《月湖十景·一道裙腰展》 - - 邓廷桢 - - 一道裙腰展,波平断岸东。年来依旧绿,只是恼文通。
  • 古诗《济上晓行·水落不盈尺》 - - 张祥鸢 - - 水落不盈尺,舟行怅多阻。对此明月光,清宵泊枉渚。夜阑新水来,稍觉舟人语。解缆及晨流,孤帆晓容与。摊书坐篷窗,风帘散微暑。远视浮云征,飘飘薄何许。岂不恋旧山,随风忽遐举。感此赋行迈,含情独延伫。...
  • 古诗《清平乐·画堂春晓》 - - 顾翎 - - 画堂春晓。缥绿屏山绕。窗外娃鬟声报早。一夜丁香开了。压云宝枕凝愁。伤春人怯登楼。零乱东风飞絮,任他扑上帘钩。
  • 古诗《寿阳乐·别后莫相忘》 - - 文翔凤 - - 别后莫相忘,掷金钱,乌衣还亦还。
  • 古诗《清明有感·花开如雨柳如烟》 - - 刘鹗 - - 花开如雨柳如烟,风景虽奇节序迁。儿女不知春渐晚,隔墙犹自弄鞦韆。
  • 古诗《和永叔病中寄诸君子》 - - 韩维 - - 几日东风独掩门,忽传佳咏感芳辰。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狂吟烂醉无拘束,始信光阴属散人。
  • 古诗《徐珍伯招游惠州西湖得西字》 - - 徐勃 - - 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菱叶飐风浮浅水,蓼花吹浪过长堤。苏公此地曾游咏,自愧诗成不敢题。
  • 古诗《磻叟书云牡丹酴醾已尽胡不归》 - - 朱槔 - - 客次惊衰白,归期先牡丹。空枝兼病力,啼鸟问愁端。平日长相忆,东风忍不看。冰容亦零落,唯是有春寒。
  • 古诗《减兰·雕阑绣户》 - - 汪石青 - - 雕阑绣户,悔煞匆匆轻别去。镇日伤心,难道相逢恨转深。不瞅不睬,教我如何能暂耐。还说恩情,比著当时没半分。
  • 古诗《苏州别驾·欧阳自号无仙子》 - - 张弼 - - 欧阳自号无仙子,卓识真知冠古今。弱水蓬莱在何许,愚夫白骨紫苔深。
  • 古诗《题初白庵主小像》 - - 朱彝尊 - - 玉台旧镜已尘昏,何处惊看雪鬓痕。颇似琅山查长老,新凉可有副衣存。
  • 古诗《杂诗·独处忽不乐》 - - 王廷陈 - - 独处忽不乐,理棹淩洪波。巨石何瀺灂,鱼龙骇经过。舍舟复安适,改轨登山阿。木魅号夕风,猿猱一何多。禽虫饶怪形,林谷声相摩。失路积愤懑,逝景忽蹉跎。云中可游遨,乏翼将如何。...
  • 古诗《行乐图·相随琴鹤上轻车》 - - 成鹫 - - 相随琴鹤上轻车,满载清风万卷书。野鸟亦知天路远,飞鸣三嗅劝归与。
  • 古诗《赠庞先生·兄事庞公亦有年》 - - 屈大均 - - 兄事庞公亦有年,相过长得拜床前。妻孥呼作厨中黍,龙凤看耕垄上田。冰镜笑谈三国定,鹿门耆旧一人传。遗安自是君家法,会有山民继汝贤。
  • 古诗《乘月行宣城道中》 - - 洪亮吉 - - 叶叶随风逐去程,半空残月出残更。秋林红到伤心处,先有曙鸦啼数声。
  • 古诗《冬日泛舟有赠》 - - 钱谦益 - - 冰心玉色正含愁,寒日多情照柂楼。万里何当乘小艇,五湖巳许办扁舟。每临青镜憎红粉,莫为朱颜叹白头。苦爱赤阑桥畔柳,探春仍放旧风流。
  • 古诗《怀乌山柏许僧宗文》 - - 李吕 - - 清风明月休论景,翠竹黄花不离禅。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 古诗《浣溪沙·屈指中秋一日期》 - - 郭应祥 - - 屈指中秋一日期。雨馀云薄月来迟。冰轮犹自欠些儿。 世事孰非颠倒相,客居东位主人西。觞行莫惜醉如泥。   
  • 古诗《宿岳阳开元寺》 - - 修睦 - - 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风逆沉鱼唱,松疏露鹤身。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