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于谦的诗 > 郑州留别沈平之·秉烛连床坐夜分原文及翻译赏析

郑州留别沈平之·秉烛连床坐夜分

朝代:明代诗人:于谦时间:2023-04-05
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
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
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诗人于谦资料

郑州留别沈平之作者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 查看详情>>

于谦古诗词作品: 《暑月将自太原巡汴》 《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春风·荡漾无端入画堂》 《天门山·天门山峙近西偏》 《雨后写怀·甘雨洗尘寰》 《出塞·健儿马上吹边笳》 《题光武扳倒井》 《大风·大风振林木》 《秋晚行山西道中》 《立春日感怀·年去年来白发新

郑州留别沈平之·秉烛连床坐夜分原文及翻译赏析

郑州留别沈平之·秉烛连床坐夜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双声子·中庭讪》 - - 孙仁孺 - - 中庭讪。中庭讪。那言语发得太。还相泣。还相泣。那眼泪流得快。应须再。应须再。反欢待。反欢待。笑人情世故。两个裙钗。
  • 古诗《早春柬王蒲衣》 - - 梁佩兰 - - 花里寻春也可怜,上元甲子至今年。等閒无事同翘首,好鸟高飞只在天。
  • 古诗《小庭栽竹比遂成林对雨题长句》 - - 赵执信 - - 王猷故是潇洒人,一日不可无此君。少陵不保破茅屋,必种数竿聊免俗。我从山家移竹来,正当醉日斸石栽。比年雨多易成长,新梢戢戢穿檐上。摇风漾月六十竿,昔时盈尺今踰丈。晓阴连山收火云,乍爱林响疏疏闻。七贤六逸随流水,长啸独搴青凤尾。...
  • 古诗《十九日驴背作》 - - 张问陶 - - 驴背诗情古,天涯破锦囊。风尘嘲杜老,衫笠画襄阳。人困乡愁集,春寒酒力强。竟遭长官骂,应坐太颓唐。
  • 古诗《七月十七日离夔州是夜宿瞿唐》 - - 王十朋 - - 邦人送别亦伤情,杨柳阴中涕泣声。我亦怜夔不忍去,一宵留宿旧江城。
  • 古诗《九日怀襄阳·去国似如昨》 - - 孟浩然 - -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彊游。
  • 古诗《郑枢密生日·此日君恩特地深》 - - 张纲 - - 此日君恩特地深,传呼星使自天临。鸾台凤阁满春色,燕语莺啼俱好音。骏极共歌申降岳,对扬真赖傅为霖。青毡岂待金瓯卜,自有公言格帝心。
  • 古诗《发富阳夜次严濑》 - - 吴瞻淇 - - 忽见桐江树,回头失富春。中天一片月,千古两高人。世乱宜晞发,时平亦洁身。清风迎客棹,欲为涤征尘。
  • 古诗《赠何子元·饮马长城窟》 - - 边贡 - - 饮马长城窟,西风陇水鸣。旌旗连朔气,笳吹咽边声。鹿塞秋霜白,龙沙汉月明。共嗟班定远,身是一书生。
  • 古诗《见浙翁琰禅师》 - - 白玉蟾 - -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
  • 古诗《题小景·田夫夜饭牛》 - - 卢龙云 - - 田夫夜饭牛,童子朝出牧。横笛两三声,清响应山谷。
  • 古诗《次韵缪副贡延福饯春》 - - 曾广钧 - - 神皋丹淀捲明漪,惆怅芳年鬓有丝。罗帕征衫供污酒,画裙团扇好题诗。上林莺老停千啭,芳树蝉鸣第一枝。犹记宜春簪綵胜,剪刀閒搁又经时。
  • 古诗《云岩洞·卷曲山阿路窈深》 - - 陈岩 - - 卷曲山阿路窈深,春风随地散幽芬。洞中仙客谁为伴,去去来来自在云。
  • 古诗《鹧鸪天·只为归期未可期》 - - 吴世昌 - - 只为归期未可期,还将闲事写无题。九州惯铸人间错,一缕难抽茧底丝。临断岸,袅空枝。送春风雨皱春池。从今几度芳菲歇,游子天涯始得归。
  • 古诗《供花即事·满地盆花间样栽》 - - 顾逢 - - 满地盆花间样栽,四时长有好花开。劝君莫惜供花费,只恐园丁不献来。
  • 古诗《木樨·抱疾犹能咏小诗》 - - 严古津 - - 抱疾犹能咏小诗,饮泉冷暖自家知。长安陌上花经眼,惜取南山桂一枝。
  • 古诗《雨后过鸿园》 - - 伯昏子 - - 岂畏桃蹊浅潦侵,沾唇莹露缀松针。苍云滚滚琼楼出,绣草茵茵污辙深。无计衔冰消内热,已凉坐石醉中心。尘寰举目皆憔悴,安得风声不苦吟。
  • 古诗《金溪道中·木落叶栖风》 - - 包恢 - - 木落叶栖风,阵阵着肌体。应忆故园花,欲开为寒止。
  • 古诗《黄州·客路深秋一转蓬》 - - 孔武仲 - - 客路深秋一转蓬,淮天牢落此将穷。 城开云水苍茫处,人在茅篁掩映中。 对岸武昌风月近,千年赤壁是非空。 悠悠陈迹慵开口,谩把筠竿伴钓翁。
  • 古诗《览古·骚雅去已久》 - - 杨维桢 - - 骚雅去已久,宫体争哇淫。 洛阳风一变,枳性随人心。 乡关思萧瑟,作赋哀江南。 调入金钗臂,亡国有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