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至喀喇河屯行宫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喀喇河屯行宫作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一夜西风送峭寒,晓行秋意拂征鞍。
前朝炎热忘何所,胜境清凉报有端。
按辔到来留信宿,凭轩望去赏岩峦。
先声真觉娱人意,飒飒泠泠树杪看。

诗人弘历资料

至喀喇河屯行宫作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至喀喇河屯行宫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至喀喇河屯行宫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咏顾汝和舍人种桃》 - - 徐中行 - - 不言温室树,却种武陵花。岂是金门客,偷桃出汉家。
  • 古诗《送黄山翁还玉融》 - - 王恭 - - 十载一相逢,几日沧洲客。祖道又伤离,劳歌复愁积。孤云赴岩阿,独鹤鸣川泽。归去黄山中,希君醉时墨。
  • 古诗《春社与田父饮酒古榕树下》 - - 王邦畿 - - 燕至知春社,鱼浮识海风。数间茅屋里,半亩绿荫中。酌酒敦时序,为农问老翁。不知今夜雨,迟否及田功。
  • 古诗《七月榴花·独出如矜贵》 - - 刘绎 - - 独出如矜贵,迟开似待时。火流明照眼,暑退静含姿。映日重台灿,团云五朵奇。秋风红一点,应入翰林诗。
  • 古诗《梅花落·早见梅花落》 - - 皇甫汸 - - 早见梅花落,江南春未迟。如何上苑叶,不似故园枝。影怯临妆夜,香怜逐吹时。无人问消息,独自寄相思。
  • 古诗《浣溪沙·哈密西行机中作》 - - 于佑任 - - 我与天公共白头,白头相映亦风流。羡他雪水溉田畴。风雨忧愁成往事,山川憔悴几经秋。暮云收尽见芳洲。
  • 古诗《哭侄效恭用高春元韵》 - - 区元晋 - - 兰萎栽不长,玉毁恨徒深。谁念蹒跚日,空馀感慨心。文场虽角逐,病觉忽侵寻。月下思英爽,悲怀满素琴。
  • 古诗《题田中鹤翁煎茶道之花月庵流》 - - 陈初越 - - 静室唯馀煮水声,泛香沈梗破瓯轻。何期万古花和月,俱向幽中次第生。
  • 古诗《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 - - 梅尧臣 - - 朝落几寸水,暮长几寸沙。深滩鳌背出,浅浪龙鳞斜。秋风忽又恶,越舫嗟初阁。坐想掖垣人,犹如在寥廓。
  • 古诗《转应曲·香径》 - - 樊增祥 - - 香径。香径。百草千花相映。裙腰软绿如烟。拾得春人翠钿。钿翠。钿翠。上有秋兰并蒂。
  • 古诗《雪中以酒送欧阳广明袁叔明》 - - 王庭圭 - - 小槽新压瓮头春,盛欲招呼雪闭门。卧对袁郎说周易,不妨伸颈饮清樽。
  • 古诗《送刘十往荆渚》 - - 梅尧臣 - -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 古诗《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呈似简堂老师也》 - - 吴芾 - -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證此心归宿处。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颖悟。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上人此意似...
  • 古诗《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 张矩 -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 古诗《长信宫·当春兰蕙竞芬芳》 - - 戴亨 - - 当春兰蕙竞芬芳,金殿筵开捧御觞。几日承恩欢乐地,秋风花落禁宫凉。
  • 古诗《游春引·五陵年少轻薄客》 - - 张碧 - - 五陵年少轻薄客,蛮锦花多春袖窄。酌桂鸣金玩物华,星蹄绣毂填香陌。
  • 古诗《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 - - 吴儆 - - 夜来新月已如霜,倚玉萦风别是香。说与东君须早计,扁舟早晚下潇湘。
  • 古诗《杂咏·勋业无成照水羞》 - - 王安石 - -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 古诗《春游马溪·有花栽性地》 - - 李新 - - 有花栽性地,余法寄灯房。 虬蜿骈松瘦,钟寒殷谷长。 赤髯班石坐,白骥踏云骧。 一夕参玄客,森森出虎场。
  • 古诗《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 - 高启 - - 妫蜼子,乃是轩辕之裔,虞鳏之孙。 混沌既死一万季,独抱大存,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蚤逢三光五岳之气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 俎豆弃草莽,干戈欻崩奔。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 又欲西行沂河汉,逾昆仑。 山横川阻,两地俱不可以往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