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白居易的诗 >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时间:2017-04-26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诗人白居易资料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正宫端正好·我将这带鞓来搀》 - - 佚名 - - 我将这带鞓来搀。我把这唐巾按。舞蹁跹两袖风翻。我只见霜林飒飒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 古诗《杂诗平韵·世味尝来半苦甘》 - - 章甫 - - 世味尝来半苦甘,浮生寄托海东南。名花却被风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若悟充饥徒画饼,应知解醉早携柑。小中见大虚中寔,万古乾坤一草庵。
  • 古诗《朝中措·灯花挑尽夜将阑》 - - 张抡 - - 灯花挑尽夜将阑。斜掩小屏山。一点凉蟾窥幔,钏敲玉臂生寒。起来无绪,炉薰烬冷,桐叶声乾。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
  • 古诗《鹧鸪天·十二月十六》 - - 无名氏 - - 腊月初开一荚蓂。祥开崧岳庆生申。
  • 古诗《眼儿媚·秋兴次刘伯温韵》 - - 温树校 - - 愁看鸦背夕阳西。波远觉天低。满园黄菊,一樽红友,篱下孤栖。胸中块垒消难尽,秋思写鹅溪。餐英无计,空劳魂梦,暗到香闺。
  • 古诗《赠吴骏公先生》 - - 白胤谦 - - 先辈名高四海宗,帝乡华发此相逢。即看日下人如鹤,共倚天边气是龙。双阙露凝仙子掌,十洲云拥大夫松。上林羽猎谁能赋,顾问应沾圣泽浓。
  • 古诗《风入松·秋湖》 - - 高濂 - - 轻烟浮白荡山腰。树里红绡。扶苏日晚芙蓉醉,斗金风桂子香飘。远岫云归片片,平沙雁落嘹嘹。一竿烟水傲鱼舠。分外逍遥。白蘋红蓼滩头醉,任沉酣月小天高。黄叶几家茅屋,白杨一带溪桥。...
  • 古诗《司马温公挽词》 - - 文彦博 - - 昔有乡贤阳道州,亦闻比近有松楸。新阡便合开三径,同气相求好并游。
  • 古诗《观吴兴俞君新之作画于瑞竹俞君索诗漫兴四绝句》 - - 赵蕃 - - 我无岩壑姿,空有山林想。看君落笔时,形滞心已往。
  • 古诗《白雁·相呼相唤度衡湘》 - - 邓善 - - 相呼相唤度衡湘,万里排空曳粉光。江上联翩冰色浅,雨中嘹唳玉声长。芦花伴影欺寒月,秋水翻翎胜早霜。飞入上林霄汉近,也随鹓鹭缀班行。
  • 古诗《虞美人·垂钓》 - - 黄绮 - - 浮萍空处钩儿放。也似渔人样。却愁鱼不识吾钩。鱼为吾歌汝岂识同俦。歌吹水起银花散。击我垂丝断。钓竿本自折丛篁。掷与蛟龙负荷入潇湘。
  • 古诗《戏简陈侍讲万全》 - - 洪亮吉 - - 偶然一语尚娇羞,说到双眠着意愁。比似早朝还起早,怕人帘底看梳头。
  • 古诗《客寓南园答曹明府见贻原韵》 - - 毛奇龄 - - 春风吹沪上,春思复如何。云牗通蓬海,花阶似馺娑。道书愁后解,佳气晚来多。千里相依者,桐江旧钓蓑。
  • 古诗《闲居杂兴·开门遣蛮童》 - - 高翥 - - 开门遣蛮童,买花供铜佛。春风随花来,为我一披拂。风和花气清,下帘休放出。回施佛因果,供此老诗骨。
  • 古诗《感古·关内收三杰》 - - 张宪 - - 关内收三杰,淮南养八公。金成幽血碧,龙起瑞云红。过眼王章碎,回头帝业空。惟馀白杨树,一类响悲风。
  • 古诗《张润之邀游清江道院时与家弟同集》 - - 朱应登 - - 仙台微雨及新秋,竹溆凉风恋旧游。座有名香消白日,路多瑶草别丹丘。同行小谢诗尤健,共醉麻姑意更酬。怅别更逢真境好,不堪乘夜渡淮流。
  • 古诗《寄何山慧老》 - - 汪藻 - - 一见蝉联话不休,别来林壑又经秋。每思树杪闻清磬,几欲沙边具小舟。未办眼前茅一把,谁知身后橘千头。远公社里栽莲处,他日还能着我不。
  • 古诗《梁武帝·戒舍工夫老未员》 - - 陈普 - - 戒舍工夫老未员,百双鸡子送残年。 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 古诗《杂述·文章不宜命达》 - - 林泳 - - 文章不宜命达,帝王亦忌时名。 谩说赋求司马,曾闻诗杀道衡。
  • 古诗《题丁掾钓雪图》 - - 曹勋 - - 连鳌妙手舣前湾,蓑笠琴书得自安。 更待一轮清月上,静看千顷玉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