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端的诗 > 中峰居喜见苗发·自得中峰住原文及翻译赏析

中峰居喜见苗发·自得中峰住

朝代:唐代诗人:李端时间:2023-04-05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诗人李端资料

中峰居喜见苗发作者李端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 查看详情>>

李端古诗词作品: 《与郑锡游春·东门垂柳长》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送友人游蜀》 《赠李龟年·青春事汉主》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题故将军庄·曾将数骑过桑乾》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 《宿山寺思归·僧房秋雨歇

中峰居喜见苗发·自得中峰住原文及翻译赏析

中峰居喜见苗发·自得中峰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表忠观碑后》 - - 蒋士铨 - - 不肯闭门作天子,愿作开门节度使。西湖之水岂可填,有国百年吾足矣。妖贼纷纷盗赤符,公言赫赫传青史。三世四王七十年,功名五代相终始。呜呼,仙芝汉宏一乱民,黄巢嗜杀终灭身。可怜不识忠孝字,高骈董昌皆重臣。八州父老免涂炭,九死包容颁铁券。由来信誓出殊恩,敢使儿孙罹国宪。雍熙纳...
  • 古诗《玉玲珑·不待神工凿》 - - 刘大观 - - 不待神工凿,自有天然窍。安得文人心,处处如此妙。
  • 古诗《拟读曲歌·折杨柳》 - - 谭元春 - - 折杨柳。煖灰不煖垆,鹊脑然未久。
  • 古诗《红绣鞋·众》 - - 沈采 - - 众:先锋主帅亲征。亲征。须论武烈威名。威名。人似虎。马飞腾合前下。
  • 古诗《漫兴·瘴雨蛮烟及甬句》 - - 缪徵甲 - - 瘴雨蛮烟及甬句,毗连绣壤此咽喉。时平民不知兵革,海阔风难辨马牛。莫遣戈船轻下濑,可知帷幄重持筹。材官多少驰星檄,画住吴淞水一钩。
  • 古诗《曹溪道中·乍向曹溪路》 - - 何吾驺 - - 乍向曹溪路,缁尘迥已分。风清盘细草,径绕出香云。松影千峰暗,泉声两岸闻。遥聆持妙偈,不觉意先醺。
  • 古诗《朱氏双节·霜华夜度湘帘影》 - - 郑文康 - - 霜华夜度湘帘影,玉兔寒沉帘外井。孤灯双妇抱双儿,泪结红冰湿衣冷。太阿出冶火星热,锋铓射人肝胆裂。谁知两点少年心,同化坚贞一方铁。
  • 古诗《杨柳枝·伤见路边杨柳春》 - - 施肩吾 - - 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古诗《雪山院·乘兴挐舟到雪山》 - - 汪任 - - 乘兴挐舟到雪山,松篁门径望中宽。翻思我佛修行处,景物虽殊道一般。
  • 古诗《田家十绝·十幅生绡一墨池》 - - 华岳 - - 十幅生绡一墨池,尽收好景入屏帏。会须少缓丹青笔,更倩牧童横笛归。
  • 古诗《次韵简黄监簿淳宗》 - - 俞德邻 - - 桂树团团满故山,一尊风月羡君閒。交游副墨洛诵里,诗句生民清庙间。我辈无才难用世,故人厚禄竟何颜。西楼十二阑干月,清梦应须共往还。
  • 古诗《送吕梅实还闽中》 - - 王邦畿 - - 送君南浦月,归去武夷西。远水微分岸,流云不住溪。久居相见惯,忽别倍情悽。慰我相思处,山中有旧题。
  • 古诗《元日·暗里春催曙色明》 - - 释契嵩 - - 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山家也祝尧天寿,漫学牛山报太平。
  • 古诗《十一夜宴沈太平座即呈同座诸子》 - - 黄景仁 - - 清江月出管弦愁,刺史华筵最上头。一串歌珠圜可拾,几堆香雾漫难收。天涯我辈同欢笑,明日浮云有去留。谁向此时弹别曲,一声河满泪先流。
  • 古诗《桂山杂咏·河汉界天碧》 - - 骆成骧 - - 河汉界天碧,灯火点江素。夜阑霜气清,时有孤飞鹜。
  • 古诗《临江仙·蜡尾相思灰一寸》 - - 寇梦碧 - - 蜡尾相思灰一寸,好春枕上阑珊。日华红到鬓云边。瞒愁愁已醒,寻梦梦应难。睡起恹恹无意绪,晓妆慵扫双鸾。额黄涂罢镜中看。新来多少事,只爱夕阳山。
  • 古诗《惜花·数日生寒紧杜门》 - - 张九成 - - 数日生寒紧杜门,今朝步屧到前村。可怜桃李都飞尽,细雨斜风更断魂。
  • 古诗《刘公干·邺中多贤豪》 - - 秦观 - - 邺中多贤豪,公干气飘逸。 弱岁颇徊徨,飘零低金室。 君王事邀宴,下马列琴瑟。 豪吹挟哀弹,娱欢非一日。 当年侍赓酬,珠玉在挥笔。 五字一何工,妙绝冠俦匹。 所得虽经奇,未得偏人失。...
  • 古诗《御沟柳·律到御沟春》 - - 杜荀鹤 - -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 古诗《咏雨·尘浥多人路》 - - 杨凝 - - 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 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