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屈大均的诗 >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时间:2021-01-25
鸣蝉一一在高梧,含吐凉飕响不孤。
烟水人同凫藻得,风流地似柳桥无。
酒因伏日调冰液,花为炎天隐玉壶。
瓜李且为河朔会,秋深行欲挽天弧。

诗人屈大均资料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连日大雨愁赋一绝》 - - 范当世 - - 春梦千番雨未休,海索庭院尽惊秋。炉香读罢熹怀纪,起看门前川水流。
  • 古诗《题贾园·泺水桥西一亩宫》 - - 边贡 - - 泺水桥西一亩宫,小窗春度碧荷风。老夫野性无拘束,便欲移家向此中。
  • 古诗《竹隐·香严去沩阜》 - - 释月涧 - - 香严去沩阜,欲南阳种竹。片瓦太无端,等闲相击触。累及忘所知,嘉名受污辱。有人今效尤,千顷种寒玉。澹然冰霜中,岁晚乐幽独。慎勿轻击著,清风自然足。
  • 古诗《北游故诗·红袖青衫匼匝时》 - - 钱谦益 - - 红袖青衫匼匝时,莺揎花妥燕差池。人中张五看谁是,玉树临风只一枝。
  • 古诗《挽陈其美联·大家齐一哭》 - - 范方诚 - - 大家齐一哭;伟烈足千秋。
  • 古诗《上崔相公·枯桂衰兰一遍春》 - - 王建 - -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 古诗《丁亥十月十五与诸诗友夜游西湖》 - - 吴金水 - - 落叶飘萧满渡头,共携诗酒泛深幽。一痕灯影湖堤远,万顷鳞光夜色柔。绮席暗随波荡漾,瑶窗不为雨绸缪。凭栏莫问何年夕,遥指雷峰渐入眸。
  • 古诗《清平乐·晚凉和忆侨弟韵》 - - 邓瑜 - - 芭蕉秋战。雨过闲庭院。水面风来帘乍卷。吹得鬓丝微乱。桃笙凉透昏黄。蛙声闹出池塘。绿遍梦中春草,浑忘人在他乡。
  • 古诗《宫词·晚来随驾上城游》 - - 花蕊夫人徐氏 - - 晚来随驾上城游,行到东西百子楼。回望苑中花柳色,绿阴红艳满池头。
  • 古诗《游钱王太庙·数间老屋半攲颓》 - - 王执礼 - - 数间老屋半攲颓,宗祏虽存没草莱。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花开陌路空馀恨,麦被陵陂不尽哀。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 古诗《杂诗·南邻有高榆》 - - 田雯 - - 南邻有高榆,榆钱落我屋。春鸠相向鸣,睍睆噪朝旭。吾庐可高枕,鸟啼睡不足。绮罗游广陌,佳人倚修竹。俸薄无馀资,新丰酒莫熟。
  • 古诗《送陈汉飞游燕》 - - 彭孙贻 - - 三春雪尽桃花风,长安花作年年红。君到长安花正好,杨柳丝丝拂烟草。我来送君君且停,折赠河桥柳色青。柳色青青舟不发,共看鸳央湖上月。君去青云我白云,云山别后更思君。燕京双阙连天起,九衢驰道平如砥。十一年来旧国春,三千里外马蹄尘。何人作客无离思,何处看花不忆人。别君送君一...
  • 古诗《示谢彦翔·后身梅福与谁论》 - - 朱松 - - 后身梅福与谁论,正有幽人夙契敦。更欲上书陈世事,却来微服守吴门。
  • 古诗《尝葡萄·压架骈枝露颗圆》 - - 武衍 - - 压架骈枝露颗圆,水精落落照晴轩。 微酸自是江南种,尚忍因渠说太原。
  • 古诗《赠相士林石·岂是无仙骨》 - - 袁说友 - - 岂是无仙骨,平生百念轻。 但存方寸地,吾不计前程。
  • 古诗《墨梅·玉质纵横黄绢外》 - - 陈宓 - - 玉质纵横黄绢外,春阳却自紫毫开。 雨馀不共莓苔老,风暖暗勾蜂蝶来。
  • 古诗《归金华·归去儿曹欲与言》 - - 吕祖俭 - -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 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 古诗《马上口占·陌上秋千索渐收》 - - 刘克庄 - - 陌上秋千索渐收,金鞭懒逐少年游。 晚风细落梨花点,飞上春衫总是愁。
  • 古诗《清明·气候江吴异》 - - 陆游 - -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 古诗《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 - 朱放 - -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