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权的诗 > 赚·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赚·末

朝代:明代诗人:朱权时间:2023-04-08
末:擎捧雕盘。送出魂幡绢一端。
更有些醮金三十贯。权收管。
必须斋沐虔诚。休教功果不圆满。
净:天怎瞒。小贫道谨辞台回观。

诗人朱权资料

赚·末作者朱权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地为宁国(今内蒙古宁城),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 查看详情>>

朱权古诗词作品: 《铧锹儿·外》 《好姐姐·外》 《绣衣郎·生》 《驻马听·生》 《尾·外净上》 《临江仙·老旦上》 《宫词·自蒙君宠到昭阳》 《孝顺歌·贼泼贱敢抵触》 《宫词·溶溶庭院梨花月》 《宫词·彩胜双双斗凤钗

赚·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赚·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卢沟桥·河流固无定》 - - 谭嗣同 - - 河流固无定,人亦困征鞍。残月照千古,客心终不寒。山形依督亢,天影接桑乾。为有皋鱼恨,重来泪欲弹。
  • 古诗《晚步至江上·浦口生春绿未酣》 - - 吕本中 - - 浦口生春绿未酣,南山初见碧崭岩。风声入树翻归鸟,月影浮江倒客帆。破甑不堪充酒券,短蓑真欲换朝衫。往来泥雨城南路,可见轻鸥定不凡。
  • 古诗《挽同乡某学生联》 - - 倪星垣 - - 琴书冠剑,触处凄凉,廿馀龄负笈来游,剧怜异地魂销,零落孤鸿归塞北;城郭人民,几多惆怅,五千里间关无恙,料得故乡情重,翩跹化鹤返辽东。
  • 古诗《送友人之岭外》 - - 贯休 - - 五岭难为客,君游早晚回。一囊秋课苦,万里瘴云开。金柱根应动,风雷舶欲来。明时好□进,莫滞长卿才。
  • 古诗《送僧游庐山·欲游庐山去》 - - 梅尧臣 - -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 古诗《和邓玄度少参楼居诗次韵》 - - 李云龙 - - 风尘未了宰官缘,归隐于今亦偶然。漫道投閒容寄傲,暂凭飞梦托游仙。荒郊落日啼秋雁,几处孤城带暮烟。若使一枝栖便稳,东山何事不安眠。
  • 古诗《桓公井·井水本湛然》 - - 陈桭 - - 井水本湛然,人也一沾污。遂令千载名,涤去还如故。荒甃翳春苔,寒虫泣秋雨。我诗辟奸雄,为泄泉石怒。
  • 古诗《溪上醉吟·行行不知溪路深》 - - 陆游 - - 行行不知溪路深,但怪素月生遥岑。不辞醉袖拂花絮,与子更醉青萝阴。
  • 古诗《鉴泉歌为邑令吴无求作》 - - 邹极 - - 鉴泉之窦山之麓,百年芜秽暗渟滀。吴侯天与仁智资,退食俯窥嗟不足。试披沙滓凿为沼,深才数尺阔盈幅。迸流日夕不可穷,碎如珠玑莹如玉。南邻野叟号逍遥,漱石枕泉真所欲。一来临视推不去,草草杯盘勉君速。解衣款入凌阴坐,六月正午忘暑毒。涤烦沃渴汲复溢,长流清风去残酷。此鉴不窥示...
  • 古诗《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 - 何绛 - - 萧萧匹马去江浔,落叶纷纷秋又深。三尺腰间聊解赠,感君一片入秦心。
  • 古诗《闺中夜坐·四更将尽五更催》 - - 费墨娟 - - 四更将尽五更催,倚枕惺松眼倦开。呼婢且将窗闭起,莫教明月入房来。
  • 古诗《将入石壁山作》 - - 释智圆 - - 慧远风流庐岳隐,支公高尚沃洲栖。闲思石壁堪长往,拟蹑浮云上石梯。
  • 古诗《中秋登东阿城楼》 - - 朱应毂 - - 东郡逢佳节,南楼上小梯。窗迎归雁近,坐觉远峰低。魏阙燕山北,黎阳鲁甸西。清辉真可恋,不寐信乌啼。
  • 古诗《赠侍御王思德寿双亲》 - - 林瑭 - - 海上元戎重宪臣,南巡归便展双亲。百年忠孝丹心壮,七帙严慈白发新。凫藻喜逢初帨日,豸袍光映寿筵春。微情应有登堂约,三月莺花正可人。
  • 古诗《感锡铭兄赠帖书联口占一绝奉谢》 - - 陈振家 - - 八二老翁神气豪,赋诗泼墨兴方高。更期百岁生朝日,来看吾公挥巨毫。
  • 古诗《牵牛花·星河明灭映篱根》 - - 释元肇 - - 星河明灭映篱根,风露开成碧玉温。晓色未开忙敛恨,柔条无力绊天孙。
  • 古诗《宿京口·推篷在京口》 - - 冉琇 - - 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 古诗《次韵李元量见赠》 - - 李若水 - - 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槐花过雨金堆砌,山色经秋碧满窗。一幅珠玑照尘眼,龙文端信笔能扛。
  • 古诗《导引·合宫亲飨,青女肃长空》 - - 周必大 - - 合宫亲飨,青女肃长空。精意与天通。后皇临顾谁为侑,文祖暨神功。 亟蒙祉福岁长丰。声教被华戎。两宫眉寿同荣乐,戬谷永来崇。
  • 古诗《长干塘别徐茂才》 - - 韦庄 - - 乱离时节别离轻,别酒应须满满倾。 才喜相逢又相送,有情争得似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