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吴龙翰的诗 > 子陵钓台·峭壁千寻屹晓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子陵钓台·峭壁千寻屹晓寒

朝代:宋代诗人:吴龙翰时间:2023-04-05
峭壁千寻屹晓寒,何年人插钓鱼竿。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
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

诗人吴龙翰资料

子陵钓台·峭壁千寻屹晓寒作者吴龙翰

吴龙翰,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 查看详情>>

吴龙翰古诗词作品: 《泊真州方山下》 《晓发姑孰城》 《县尹先伯祖家观遗书》 《后村先生·骑却青鸾上禁林》 《春寒·二月漫漫雪满山》 《白纻词·吴宫烟水碧迢迢》 《楼居狂吟·四山如画不胜奇》 《楼居狂吟·觅得楼中一觉眠》 《冬夜山中·寒入雁声霜满地》 《过泾邑水西县尹先伯祖尝为邑簿领耆儒有识者

子陵钓台·峭壁千寻屹晓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子陵钓台·峭壁千寻屹晓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晓发万安口号》 - - 龚鼎孳 - - 急流喷沫斗雷霆,险过江平响亦停。任说波涛千万叠,能移孤嶂补天青。
  • 古诗《孟庙下赋·孔子栖栖后》 - - 钱载 - - 孔子栖栖后,天心竟不还。梁齐言辄副,管晏遇犹悭。孟井知邹国,秦碑到峄山。归儒黄老尚,未及百年间。
  • 古诗《五言诗·百鸟投林宿》 - - 无名氏 - - 百鸟投林宿,各各觅高枝。五更分散去,苦乐不相知。
  • 古诗《汉上写荷·香湿亭亭绿》 - - 吴灏 - - 香湿亭亭绿,蒲塘雨后天。湘娥无觅处,花发又一年。
  • 古诗《题燕山僧寺壁》 - - 赵佶 - -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 古诗《夜坐池上馆·沉沉画戟隐高牙》 - - 范梈 - - 沉沉画戟隐高牙,月满闽都十万家。竹外小曹人睡稳,杖藜独立听鸣蛙。
  • 古诗《挽少师姚公广孝》 - - 夏原吉 - - 昔年奉命赈东吴,怀抱相亲过友于。月下诗成频属和,花前酒尽更令沽。剑池访古肩舆并,笠泽寻幽画舫俱。回首旧游今已矣,忆公空有泪如珠。
  • 古诗《因小儿学琴终夜不寐作》 - - 陈子高 - - 鸣鹤操音清,兴幽发性情。听琴爱夜半,明月上残更。
  • 古诗《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 - - 韩上桂 - - 文章关大化,体格自天成。勿以一时尚,而将千古轻。先民悬往范,晚代习新声。砥柱今谁在,狂澜且振倾。
  • 古诗《夷门歌送德脩还阙》 - - 陈傅良 - - 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一饭忘苦...
  • 古诗《从军词·旄头夜落捷书飞》 - - 王涯 - - 旄头夜落捷书飞,来奏金门著赐衣。白马将军频破敌,黄龙戍卒几时归。
  • 古诗《惆怅诗·绣林红岸落花钿》 - - 李龏 - - 绣林红岸落花钿,目极云霄思浩然。漳浦病多愁易老,满庭榆荚似秋天。
  • 古诗《演师西斋·不见竹间僧》 - - 赵秉文 - - 不见竹间僧,但闻花外磬。敲槛出鱼游,巢檐知鸟性。云蒸坐禅石,露湿行道径。夜寂一灯残,山月来破暝。
  • 古诗《题人画扇·一川芳草接浓云》 - - 曹勋 - - 一川芳草接浓云,拂地垂杨带雨昏。 蓑笠不堪牛背湿,迎风呼犊趁柴门。
  • 古诗《谢五开府番罗袄》 - - 黄庭坚 - - 叠送香罗浅色衣,著来春色入书帷。 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 古诗《别赠诗·昔我游云阁》 - - 徐仪 - - 昔我游云阁,及尔谬同官。高步参师友,长裾接绮纨。 索居方十载,相思劳万端。不言今夕遇,得尽故人欢。 酒随彭泽至,琴即武城弹。高斋屏馀热,珍簟宿轻寒。 叶落霜威重,蓂疏月色残。将归动离恨,弥伤行路难①。...
  • 古诗《寄陈生回文》 - - 景翩翩 - - 箫吹静阁晓舍情,片片飞花映日晴。 寥寂泪痕双对枕,短长歌曲几调筝。 桥垂绿柳侵眉淡,榻绕红云拂袖轻。 遥望四山青极目,销魂黯处乱啼莺。
  • 古诗《徐记室贲北归见访南渚复送还城》 - - 高启 - -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 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 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 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
  • 古诗《盘石寺留别成公》 - - 温庭筠 - - 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叶尽红。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
  • 古诗《阳山庙观赛神》 - - 刘禹锡 - -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