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高适的诗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朝代:唐代诗人:高适时间:2017-03-30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诗人高适资料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作者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人,后迁居宋州宋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 查看详情>>

高适古诗词作品: 《答侯少府》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画马篇》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咏史·尚有绨袍赠》 《蓟门行·茫茫长城外》 《酬李少府》 《宋中别李八·岁晏谁不归》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一首:此诗作为组诗首篇,有“小序”作用。大意是:诗人要从淇水上游的隐居地南渡黄河到梁宋一带去,虽然在黄河边放眼远望的时候很多,但此次一路跋涉,面对长河落日,感慨于背井离乡,与亲友天隔一方,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他决心继续漂泊天下。 第二首:作者渡黄河见汀渚满眼小...

查看详情>>

(1)题注:题目,扬州诗局本《全唐诗》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活字本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四库本作《自淇涉黄河途中十二首》,均少末首。 (2)川上:指黄河。《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3)汀渚:水边陆地和水中小岛。 (4)昂藏:轩昂,高峻。 (5)野人:田野中的人,平...

查看详情>>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是唐代诗人高适从淇上渡过黄河归至梁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述了作者渡黄河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背井离乡的感慨,蕴含着诗人爱国忧民的情怀。 有人认为,这组诗是高适在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夏秋间自淇上渡黄河归至梁宋时所作。而原西华师...

查看详情>>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牧羊关·常言道街死巷不乐》 - - 石君宝 - - 常言道街死巷不乐。卜儿云:你只看他穿着那一套衣服。正旦唱:可显他身贫志不贫。卜儿云:他紧靠定那棺函儿哩。正旦云:谁不道他是郑府尹的孩儿。唱:他正是倚官挟势的郎君。卜儿云:他与人摇铃儿哩。正旦唱:他摇铃子当世当权。卜儿云:他与人家唱挽歌儿哩。正旦唱:唱挽歌也是他一遭一运...
  • 古诗《牡丹词·不争燕瘦与环肥》 - - 邓廷桢 - - 不争燕瘦与环肥,一种玲珑著舞衣。遮住琉璃屏六曲,恐教化作彩云飞。
  • 古诗《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 - - 汪缙 - - 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云作...
  • 古诗《慈恩寺·梵王宫阙枕江流》 - - 李时行 - - 梵王宫阙枕江流,胜地遥连汉苑秋。十里波光摇合浦,四围山色落晴洲。灵花散后诸天静,慧鸟啼时小洞幽。更就远公谈妙法,令人心赏更淹留。
  • 古诗《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 - - 崔涂 - -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如何便息机。
  • 古诗《论诗绝句四章》 - - 伯昏子 - - 梨花万树盛明皇,歌入清商忽返光。古调于今啼月落,高山流水各茫茫。
  • 古诗《送刘改之·刘子堂堂七尺躯》 - - 王居安 - - 刘子堂堂七尺躯,高谈世事奋髯须。观渠论到前贤处,据我看来近世无。出语令人惊辟易,处穷无鬼敢揶揄。徜徉闹市浑无畏,要是人间烈丈夫。
  • 古诗《送沐参戎希甫出镇金幽》 - - 谢承举 - - 万里天书下五云,捧持犹拂御炉薰。一门棨戟龙章剖,三镇旌旗雁字分。令詟僰酋通异俗,檄传夷岛尽同文。平生壮志追前烈,试看新功匹旧勋。
  • 古诗《鄣山文社·合群力以维持公理》 - - 江峰青 - - 合群力以维持公理;抑强权而促进文明。
  • 古诗《闻山阳夏全之变》 - - 洪咨夔 - - 洮湟私牍旧开边,淮楚依然样子传。抱虎寝蛟心不保,护疽讳蛊祸相挻。河流三舍尽人血,城阖四门无灶烟。昨夜洗兵盈尺雪,华夷齐贺太平年。
  • 古诗《馀杭哭邹少保先生》 - - 叶槩 - - 天生白首际明时,事业文章早见知。模楷两朝黄阁老,衣冠一代汉威仪。太常考德新增谥,圣主怀贤为建祠,欲吊孤坟何处是。
  • 古诗《灵洲鳌负·南海衣冠盛》 - - 郑懋纬 - - 南海衣冠盛,灵洲水面浮。树深归野鹤,江晚系渔舟。
  • 古诗《读曲歌·窗外山魈立》 - - 张祜 - - 窗外山魈立,知渠脚不多。三更机底下,摸著是谁梭。
  • 古诗《夏日作·东风迤逦转南风》 - - 朱淑真 - - 东风迤逦转南风,万物全归长养功。舜岂无心阜民俗,薰薰歌入五弦中。
  • 古诗《采桑子·夜归》 - - 袁克文 - - 轻云淡月朦胧地,乍转东风。寒意重重,满路灯花不肯红。小车遥夜临郊陌,直少人踪。寂寞阑空,多少楼台梦正浓。
  • 古诗《丹河闲步·谁爱潺湲到水滨》 - - 王禹偁 - - 谁爱潺湲到水滨,春来唯有我来频。 沙边坐惯渔翁识,岸上行多白鸟驯。 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後少埃尘。 今秋更拟营蓑笠,冒雨冲风把钓纶。
  • 古诗《和子渊元夕》 - - 司马光 - - 神岳岧峣阙角齐,银檐无影玉绳低。 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鉴落,香尘不染锦障泥。 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 古诗《朝阳洞·洞门虽向扶桑开》 - - 梅尧臣 - - 洞门虽向扶桑开,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湿。
  • 古诗《宿迁·古邑临河水》 - - 陈蒙 - - 古邑临河水,昏鸦噪县门。 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 禾黍秋风陇,牛羊落日原。 客愁千万种,辛苦向谁论。
  • 古诗《青楼怨·浴金熏炉镂玉奁》 - - 高启 - - 浴金熏炉镂玉奁,兰香今夜为君添。 乌栖黄昏乌起曙,才见道来还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