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燕子不曾来》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蒋春霖古诗:卜算子·燕子不曾来更新时间:2017-06-26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由清代词人蒋春霖所作的一首小令。上片写春归,暗喻岁月流逝之悲;下片写祭柳,突出自己身世飘零之感。全词以比兴寄托的手法,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把当时文人的凄苦处境表达得深情绵邈。
词中的意象“阴阴雨”、“落花”、“飞絮”、“浮萍”暗示了词人没落的情怀,而这种黯淡情绪又是咸丰兵事的折光。太平军所向披靡,癸丑年定鼎天京,这对清廷的打击极其沉重,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文人也由此产生了没落、迷惘之情。从词的意蕴看,《卜算子》恐亦是癸丑年作。
注释
①《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此调始于苏轼。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
③阑(lán)干:栏杆。
④落华:即落花。
⑤弹泪:掉泪,流着眼泪。
⑥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
⑦飞絮(xù):飞舞的柳絮。
⑧化了浮萍(fú píng):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
⑨莫:不如。
白话译文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诗人蒋春霖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 查看详情>>

诗人蒋春霖作品: 《庆春宫·秋宵露坐时妇亡四月矣》 《橘·秋气结成实》 《疏影·鬓梅》 《甘州·洪彦先与秦淮女子有桃叶渡江之约》 《题沈氏酒垆》 《湖嘴泛舟·强逐东风覆酒杯》 《东台杂诗·地僻轻锋镝》 《中秋夜步·遨游曾得几时醉》 《鸦·吉语世所喜》 《崇鹤山自袁浦来索饷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