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平时诡语难为信》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杨维桢古诗:的信·平时诡语难为信更新时间:2021-01-10
此诗抓住一位少女在一刹那间的心态,把正在恋爱中的女子的活泼、真挚情态表现了出来。
首句“平时诡语难为信”,“诡语”在一般社交场合,被称为“不道德”,往往受到人们的指责。可是,在爱情生活中,由于包裹着甜蜜的外衣,常常能骗取一些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诗中的女主人公并不轻信轻听,从“难为信”可知,纵然她说不上有多么丰富的情感历练,可是,不被虚情假意所迷惑,不被甜言蜜语所欺骗,在爱情的云雾里,不飘飘然,也不昏昏然,始终保持一份理智,这样的女性是聪明的。次句“醉后微言却近真”,则是紧承首句而来,写诗中的女主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却听到了对方喝醉后的呓语。酒后吐真言。后两句则是写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前面的“醉后微言”使之联想起“双豆蔻”之含义了,无疑,这是佳偶天成的象征,这是两情相悦的信息。她平时的种种猜测与疑虑也就随之释然了。这位女主人公在缠绵缱绻的温柔乡里,不轻信对方甜蜜的“诡语”,随时注意捕捉情感的信息;不但要观其言,而且要察其行,然后审慎而理智地对对方情感,作出是真是伪的判断。诗人通过这些,即完整地塑造了一个秀于外而慧于中的纯情少女形象。
全诗写得非常活泼、生动。抓住此少女一那的心态,用特写的手法,加以放大、定格,使其为爱情所膨胀、陶醉的心灵活泼泼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她身上没有什么受礼教束缚的痕迹,她平日就和此男子有来往,交谈馈赠,并没有什么顾忌,显然这是一个平民身份的市井少女。这与《香奁集》中大量描绘的贵家女子有明显的区别。后者是“懒卸凤皇钗,羞入鸳鸯被”(《懒卸头》),“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入两眉愁”(《闺情》),感情凄怨,诗风靡丽;此诗则充满了民歌气息,虽然同为丽情诗,但风格却丽而不靡,健爽活泼。
《题春江渔父图》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个真正以打鱼为生的渔父形象,歌颂了渔家人自得其乐的生活。该诗的构思较为精细,远景、近景与人物,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读起来通顺易懂,清晰明快。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词人在自家门上写着榜文:“客至不下楼,恕老懒;见客不答礼,恕老病;客问事不对,恕老默;发言无所避,恕老迂;饮酒不辍车,恕老狂。”于是江南一带的才俊文人争相拜访,每日客满。 诗人看到这种场景,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诗人杨维桢资料

赏析作者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人。..... 查看详情>>

诗人杨维桢作品: 《蹋蹴篇·江南女儿花娟娟》 《铁城谣·蒸土筑城城上铁》 《竹枝词·一緺凤髻绿如云》 《老奴·张老奴》 《和卢养元书事》 《存与篇·东家万金产》 《小临海曲·海上双雷岛》 《题陶渊明漉酒图》 《回上张太尉》 《桂水五千里·桂水五千里

《的信·平时诡语难为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