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扇》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东坡画扇更新时间:2018-08-01
注释
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陈诉:状告。
③负:拖欠
④某:我。
⑤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不售:卖不出去。
⑦姑:姑且,暂且。
⑧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草圣:草书。
⑪逾:走出。
⑫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⑬去:离开。
⑭逋(bū):拖欠。
译文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拖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得流泪的人。
注释
(1)钱勰(xié):宋朝人,字穆甫。
(2)为:担任。
(3)如皋(gāo):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市。
(4)会:遇到。
(5)岁:年。
(6)独:却。
(7)郡将:郡的长官。
(8)檄:向……发公文。
(9)鄙邑:对自己所在县的谦称。
(10)郡将:知府。
(11)令:县令 。
(12)绐:欺骗。
(13)云:说。
(14)已而:不久。
(15)盖:句首发语词。
(16)诘:责问。
(17)不才:没有才能。
(18) 穷:穷尽。
(19)向:先前。
译文
钱勰担任如皋的县令,恰逢当地爆发蝗虫引起的旱灾,而泰兴的县令却欺骗郡的长官说:“当地没有蝗虫。”不久,蝗虫成灾,郡长官责问,泰兴的县官无言以对,于是说县里本来没有蝗虫,大概是从如皋飞来的。于是下公文给如皋的县官要求捕捉蝗虫,不能让它危害邻近的地区。钱勰拿到公文,就在对方公文的末了写了首诗回复他:“蝗虫原本是天灾,而不是官县没有能力。既然是从我的地盘上飞出去的,就请你们将它们押来。”不一会儿,回信到后,县内无不为之绝倒。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东坡画扇》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