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困于会稽》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勾践困于会稽更新时间:2020-01-03
注释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喟然:感叹的样子。
系:拘囚。
翟:通“狄”,对居住在北方的部落的泛称。
坐:同“座”,座位。
女:同“汝”,你。
既:已经。
反:同“返”,返回。
仰:抬头看。
衣:衣着。
采:五彩。
折节下贤人: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有德才的人的下面。
翻译
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百姓一起同甘共苦。
译文
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感叹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yǒu,有)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于是勾践回国后,就自苦其身,苦心思虑,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仰头都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颜色的衣服,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有德才的人的下面,能委曲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注释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山鸡:鸟名,野鸡的一种。
闻:听闻。
直:正巧。
弗与:不卖。
乃:才。
宿(sù):一夜。
惜:吝惜。
惟:只。
遑(huáng):闲暇,空闲。
咸:都。
宜:应该。
酬:给报偿,此指出买价。
方:正要,正当。
与:给,给予。
过:超过。
直:通“值”,价值 。
恨:遗憾、不满意。
译文
一个楚国人外出时在路上碰到一个挑着山鸡的村夫。因为这人未见过山鸡,所以一见到长着漂亮羽毛和修长尾巴的山鸡就认定它不是一个俗物。他好奇地问村夫:“你挑的是一只什么鸟?”那村夫见他不认识山鸡,便信口说道:“是凤凰。”这楚人听了心中一喜,并感慨地说道:“我以前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终于见到了凤凰!你能不能把它卖给我?”村夫说:“可以。”这楚人出价十金。那村夫想:“既然这个傻子把它当成了凤凰,我岂能只卖十金?”当村夫把卖价提高一倍以后就把山鸡卖掉了。
这楚人高高兴兴地把山鸡带回家去,打算第二天启程去给楚王献“凤凰”。可是谁知过了一夜山鸡就死了。这楚人望着已经没有灵气的僵硬的山鸡,顿时感到眼前一片灰暗。此刻他脑海里没有一丝吝惜金钱的想法掠过,但对于不能将这种吉祥神物献给楚王却心痛不已。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被楚王知道了。虽然楚王没有得到凤凰,但是被这个有心献凤凰给自己的人的忠心所感动。楚王派人把这个欲献凤凰的楚人召到宫中,赐给了他比买山鸡的钱多10倍的金子。
虚伪的人竭尽欺诈之能事,而诚实善良的人在不明真相的时候,还是一味以自己的忠诚在对待别人。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勾践困于会稽》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