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词句注释

朝代:宋代诗人:刘克庄古诗: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更新时间:2017-10-09
1朱弦: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2玉笙: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3《国风·关雎》:又称《国风·周南·关雎》,《诗经》著名诗篇,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
4羞学:决不学。
5流莺百啭:轻滑流转的淫丽之音。
6珠鞍:镶嵌珍珠宝物的马鞍。
7梨花院:指与京剧行当有关的地方。
8华堂:华丽的堂。
9拍衮:宋代大曲有拍与衮,为受胡曲影响的新声。故亦以称当时的流行曲调。
10《离鸾操》:乐曲名。代表高雅的乐曲。
刘克庄在奸佞当道、党争激烈的时代,一生四次遭受迫害,被罢去官职。但他始终坚持爱国爱发民的理想,坚持正义,与奸佞作斗争。这首词以歌女自况,通篇采用“哀而不愠微而婉”的比兴手法,借歌女之口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词中以正声比喻正义,以歌女的洁身自好,比喻自己坚守节操,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
词中歌女的形象不是一般以色自矜或沦落风尘的歌伎。她出身微贱,却不慕浮华,不同流俗。不仅弹遍各种弦管,甚至能领略《国风》雅正之声。“粗识”二句是说:自己大致能领略传统的正声雅乐,决不学轻滑流转的淫丽之音,有自谦之意,却是很适合身份的。
“谁向西邻公子说”至“回首望侯门天远”,自叙被邀至西邻公子家演唱而遭斥逐的经过。这一段从三方面突出了人物性格:首先,以西邻公子的盛情邀请和自身的冷漠态度作对比,一边是“要珠鞍、迎入梨花院”,一边却“身未动,意先懒”,不因荣利而动心,表现自身的高洁。
其次,作者采用铺张的笔法描绘了贵族家豪华的排场,这便更突出歌女节操之高。“主家十二楼连苑”形容楼苑相连的豪华气派,“绣帘”“华常”都点明环境布局的华贵。
再次,先择靓妆歌女作陪衬,进一步突出她的不同流俗的个性。“那人人”以下四句是说:透过高卷的绣帘,可以看到,公子家豢养的宠妓,正浓妆盛服地在华堂上弹奏演唱。本以为她们唱的该是高雅之音,谁知却是为俗不可耐的街头俗曲。至于她唱了没有,唱得怎样,词中没有具体描述,但从“回首望侯门天远”一句,可以推想她由于《国风·关雎》之乱一类的正声不受公子赏识,终于被遣出华堂。由此而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朝廷既眷恋又怨恨的复杂心理。
自“我有平生《离鸾操》”至结尾,概括全词并进一步表白主人公的平生操守。《离鸾操》,乐曲名。代表高雅的乐曲,继承着《国风》“哀而不愠,微而婉”的美刺比兴传统,与街坊俗曲恰成对照。“聊一奏,更三叹”尤能表现出主人公曲高和寡,而又自信高洁的心理状态,作为全词的结束词,余音绕梁,久而不绝。

诗人刘克庄资料

词句注释作者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 查看详情>>

诗人刘克庄作品: 《鹊桥仙·御屏录了》 《留之仙·闻说周仙有后身》 《十绝·即今江表尚恬熙》 《喜雨口号·谷贱如泥未一年》 《征妇词·诗云王赫怒》 《徐偃王庙·仁暴由来各异施》 《记汉事六言·始欲报五世相》 《陆贾·郦烹未久蒯几烹》 《挽黄德远堂长》 《环碧寒甚移宿客邸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