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萤》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赵闻礼古诗:贺新郎·萤更新时间:2017-11-13
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的内容上看,他在游扬州隋故苑时,见到了萤火虫,而引起了他的吊古伤今之情。此词收入《绝妙好词》。
词的上片,“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新雨后的池馆,萤光照亮了幽暗的草丛,点点萤火,从门隙中照了进来。这是开门见山的手法,首先点出了萤光。“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入夜”句化用李嘉祐咏萤诗“夜风吹不灭”。凉风吹不灭萤火,清冷的光焰在深暗处渐渐变得模糊了。
“微茫”,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样子。在这个幽凄的环境中,不觉勾起了对往事的伤悼。“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
这里用了两件往事,一是“仙盘秋露”,一是“漏断长门”。“仙盘”句,指汉武帝曾作金承露盘。“漏断”句,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长门宫。这两件事,与萤火似不相关,词人用“碎影落”把二者串联起来。这是说,他似乎看到了点点碎影映入了仙盘中的秋露;萤火照耀着陈皇后的泪珠。
陈皇后衣衫单薄,流萤映竹的幽影她也没有心情去欣赏。对这两件事怀古的幽思,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末二句,“孤枕掩,残灯炷。”这又回到了现实,在漫漫长夜中,孤枕遮掩残灯的光炷,使人堕入了凝愁。
下片,首先写他长夜吟诗,和騃儿痴女们的嬉戏。“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沉沉、拍手相亲,騃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练囊”用车胤囊萤夜读典。这是说夜深了,囊萤不能照映出他内心的痛苦。
笔头一转,说他在黑夜正在难堪的时候,传来了騃儿痴女拍手相亲的声音。他们在栏干外面拿着轻巧的罗扇在扑流萤。风廊里传来阵阵笑声,他们把双股金钗扔到地上,模仿踏百草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并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痛苦。
他说:“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故苑”,原来的意思指隋炀帝时洛阳的萤苑。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
杜牧《扬州》诗:“秋风放萤花,春草斗鸡台。”附会为隋炀帝游扬州时事。“隋宫”指扬州西北隋炀帝所建的隋苑。罗隐写扬州诗云:“几年行乐旧隋宫。”这是说,当年的隋苑,随着历史的飘失而成了悲凉的往事,诗人感慨万千,当年繁华的隋宫,于今遍地荒草,鬼火冷焰,败落不堪。
末三句是全词重点,突出了咏萤怀古的主题,寓意深远而含蓄。薛砺若的《宋词通论》对这首评价甚高:“古今咏萤之作,当以此篇为最工婉矣。
其幽索柔细之笔,何殊碧山咏蝉、赋红叶诸作!”这与一般的咏物词比,确有独到功夫,内涵宕荡,用典自如,表现了艺术造就之深。词中的“诗人”是一个满怀愁苦的人,他在清冷幽暗的秋夜,见到了雨后的萤火虫在扬州隋朝故苑飞舞,孩子们拿着轻巧的罗扇在扑流萤的场景,想到当年繁华的隋宫,如今遍地荒草,萤火冷焰,败落不堪,于是感慨万千,不由地吊古伤今,感怀伤时。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宋代词人魏玩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思妇盼望丈夫归来的小令。上片四句,处处点出想思情深,下片写思夫情切。词中借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十分精巧。

诗人赵闻礼资料

鉴赏作者赵闻礼

赵闻礼(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今山东濮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监征,以诗干谒程公许于蜀中。淳佑年间游于临安,与江湖词人丁默、林表民辈..... 查看详情>>

诗人赵闻礼作品: 《瑞鹤仙·立春》 《谒金门·人病酒》 《鱼游春水·青楼临远水》 《风入松·曲尘风雨乱春晴》 《谒金门·人病酒》 《鱼游春水·青楼临远水》 《踏莎行·照眼菱花》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近·愁红飞眩醉眼》 《贺新郎·萤

古诗《贺新郎·萤》的名句翻译赏析

《贺新郎·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