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陈与义古诗: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更新时间:2018-02-26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就对仗来说,此联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对酒》是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以倒装句切题,说自己被倒映酒杯中的美景触动却写不出诗句来。第二、第三联写现实生活,抒发感慨,都是一句说情,一句写景作陪衬,进一步阐发情。诗进入尾声,回应题目。这首诗属于拗体,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形式,显得兀傲奇崛。
据陈与义集前后诗作年,这首诗当作于宣和六年(1124年)秋。

诗人陈与义资料

鉴赏作者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 查看详情>>

诗人陈与义作品: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自咏·乡里小儿真可怜》 《宣风楼·楼迥云随画栱飞》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观雪·无住庵前境界新》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 《过峡图·旌旗翻日淮南道》 《印老索钝庵诗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