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更新时间:2018-01-09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夏秋之际,江南独具特色的农村景象,突出了没有战乱骚扰的农村生活的美好安恬,表达了词人心头的喜悦和恬淡情怀。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词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绍兴(今浙江绍兴)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六月中旬到任。这是词人由铅山赴绍兴途中,经过浙江常山时写的一首农村词。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常山:县名,今浙江省常山县。
⑶陇(lǒng):高地。
⑷踏水:用双脚踏动水车。
⑸禾早:早熟的稻米。
⑹尝新:指品尝新稻。
⑺沽(gū)酒:买酒。
⑻纤鳞(lín):小鱼。
⑼更无:绝无。
⑽霎(shà)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白话译文
北边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们已经尝过了新收割的西水边上的早稻,隔着墙打来酒,炖上细鳞鱼。
忽然间下了一阵雨,使人感到凉爽,可是一会儿连一点云彩也没有了。卖瓜人已走过竹林旁的村庄。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