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寄赠薛涛更新时间:2020-04-14
元稹以其艳诗和悼亡诗而闻名,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对薛涛的始乱终弃,一直被后人诟病。而且,其妻韦氏去世当年,元稹便在江陵府纳妾,不少人认为他口是心非。此诗是元稹写给薛涛的回信,为表达离别之后的对薛涛思念之情。
诗作所云,单就作品内容而言,几乎全是对薛涛的赞美。“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说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同时又以卓文君类比。“滑腻”、“秀”等赞美之词,作者信手拈来,用词巧妙。接下来的两联则说其巧于言语,极具文才,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而末二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可以看出还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缅怀之情的。“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涛,而又无由相会的惆怅心情。据说菖蒲花不易开,开则人以为祥。“菖蒲花”在此暗喻薛涛,所谓“菖蒲花发”,句面意思是说自己曾见过这种不易开的花,实际即说自己与薛涛曾有亲密交往。“五云高”即空望美人居处而不可及之。这句写得甚为含蓄。
此诗就思想性而言,无甚可取。不过是极赞薛涛人才、诗才及辞令之美,表示自己无由再会而怅然相恋之情。然全篇一气贯下,浑然成章,亦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笔。
《西凉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西凉伎”的内容、演出形式,而且还细腻地刻画了观“西凉伎”者悲愤的心情。诗人通过七十征夫之口,抨击了统治者和将军的软弱无能,抒发了凉州陷落、边塞重镇连连失守的悲愤之情。
安史乱后,唐王朝国力衰落,居西南的吐蕃上层统治者乘机作乱,侵占了王朝西北西南的大批属国和羁縻州,甚至长驱直逼王朝的心脏地带。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被夺。对此,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与边将未能进行长期有力的斗争,很多边将畏敌不前,宴乐忘仇,致使国土长期沦陷,沦陷区人民受到敌人残忍的奴役。为此,白居易在元和四年(809)写了这首和元稹的诗,表示了对边将的无限愤慨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元稹资料

赏析作者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 查看详情>>

诗人元稹作品: 《解秋·霁丽床前影》 《解秋·漠漠江面烧》 《惭问囚·司马子微坛上头》 《封书·鹤台南望白云关》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离思·寻常百种花齐发》 《故行宫·寥落古行宫》 《送王十一南行》 《见寄·人亦有相爱》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寄赠薛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