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献计救火》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孔子献计救火更新时间:2020-01-13
注释
趣:同“促”,督促。
比降北:等同降敌。
及:赶得上。
行:实施。
火南倚:向南。
自将众趋救火者:带领。
苦而无赏:辛苦。
国:国都。
仲尼:即孔子。
徒:即徒弟。
译文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家都城将要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
哀公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
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坐牢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注释
1 汉世:汉朝。
2 恶衣蔬食:穿破衣,吃粗饭。
3 侵:近。
4 十钱:十枚铜钱。
5 自:从。
6 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
7 比:等到
8 赡:供给,帮助。
9 没官:被收缴归公
10 内帑(tǎng):国库。
11 厌:满足
12 俄:不久
13 云:说
14聚敛无厌:满足
15复相效来:效仿
16云:说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年纪大且没有子女,他的家里非常富有,但是他性格俭朴小气。穿破衣,吃粗饭,他每天近天明时起床,直到近半夜了他才休息,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搜集钱财而不知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有时有跟随在他身后向他乞讨的人,他无法推辞就回到屋中,拿了10枚铜钱,从堂屋出来,一边走,一边就把钱往下抽减,等到了外面,只剩下一半的钱还在。他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他又叮嘱(乞丐)说:“我倾尽家财来帮助你,小心别跟别人说,免得他们又仿效你而来乞讨。”老人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收缴归公,他的钱则上缴了国库。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孔子献计救火》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