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皇甫松古诗: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更新时间:2017-04-21
《浪淘沙》是较早的词调之一,形式与七言绝句同,内容则多借江水流沙以抒发人生感慨,属于“本意”(调名等于词题)一类。皇甫松此词抒写人世沧桑之感,表现得相当蕴藉。
首句写沙滩远景:滩头细草茸茸,遥接岸上一派疏林。细草初生,可见是春天,也约略暗示那是一带新沙。次句写滩边近景:春潮带雨,挟泥沙而俱下,水昏流急,是扳臀罾捕鱼的好时节。但由于波浪险恶,罾船时时有被弄翻的危险。两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浪涛等景物,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虽然没有一字点出时间,却能表达一种暮色苍茫之景。正因为如此,三句写到“宿鹭眠鸥”就显得非常自然。大江有小口别通为“浦”。浦口沙头,乃水鸟栖息之所。三句初似客观写景,而联系末句读来,“旧浦”二字则大有意味。今之“沙嘴”乃“去年”之“江心”,可见“旧浦”实为新沙。沙嘴虽新,转瞬已目之为泪,言外便有余意。按散文语法,末句应为“沙嘴去年是江心”。这里语序倒置,不仅音韵和婉协律,而“沙嘴是江心”的造语也更有奇警,言外之意更显。
偌大感慨,词中并未直接道出,而是系之于咏风浪之恶,沙沉之快。而写沙沉之快也未直说,却通过飞鸟归宿,认新沙为旧浦来表现。手法纡曲,读来颇有情致。前三句均为形象画面,末句略就桑田沧海之意一点,但点而未破,读者却不难参悟其中遥深的感慨,也就觉得那人世沧桑的大道理被它“一语破尽”。

《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是唐末词人皇甫松的作品。此词咏调名本意,写在天台山遇神女的刘晨、阮肇回归人间而不能复返之事,表现了仙人也有人间的烦恼之情。

诗人皇甫松资料

赏析作者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 查看详情>>

诗人皇甫松作品: 《竹枝·槟榔花发鹧鸪啼》 《浪淘沙·蛮歌豆蔻北人愁》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杨柳枝·春入行宫映翠微》 《江上送别·祖席驻征棹》 《杨柳枝词·烂漫春归水国时》 《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 《竹枝·筵中蜡烛泪珠红》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古松感兴·皇天后土力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