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花门》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留花门更新时间:2020-03-05
此诗客观分析了在当时纷繁芜杂的战争情况下,官兵多留花门亦无所益,盖言借兵亦无益。诗中用委婉的语言批评了皇帝的无能和失策。
诗的前四句叙花门气习,见其强梁可畏。“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两句写出回纥兵锋不可当,读之骇然。其表现手法偏重于象征。当首四句指出回纥的强梁可畏之后,接着“自古以为患”八句言御边有方,不宜借兵召侮。其实是在批评皇帝。皇帝当然是不可以随便批评的,于是作者拐弯抹角地说,回纥如此可怕,而皇帝是出于无奈,为了平乱,不得不忍气吞声借仗他们的兵力。话说得委婉多了,但着重指出种种隐忍取辱之事,也就揭露出皇帝的无能失策。“公主歌黄鹄”八句认为缔婚之举,并非处于平等地位的和亲和结盟,而引来花门军队骚乱畿辅。末八句言养马苑中不能剿贼而反以妨民。在煞费苦心地以回护之辞反托出唐肃宗“留花门”的决策之失以后,当直接写到回纥时,由于不再有什么顾忌,就明言指责他们养马苑中不剿贼而妨民了。“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是说史思明叛军自北而来,又占领了东都。既然如此,那么花门看起来还是必须留的了;只是留下了花门,让他们的人马任意践踏农桑,原野就会变得很萧条:“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这里看起来似乎又在找理由为留花门开脱,其实诗人的叹息主要落在“原野转萧瑟”上,明显他是反对留花门的。杜甫早就认为应尽可能少借用回纥兵,主要得靠本国的力量去平定叛乱,这在《北征》《洗兵马》中有明确提出。这里他不明说,只是想借这似是而非的两难法去引导人思考问题,真正地认识到留花门的后患无穷而已。
杜甫的忧虑不是没有根据的,正由于唐肃宗昏庸失策,决定借回纥兵平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此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而且也闪耀着他的战略思想的光芒。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起二句点出主人、事由、时令、天候。三句言取鱼,而“鱼不易得”,正见主人情重。“饔人”四句,由受鱼到洗鱼到鲙鱼。“偏劝”四句写宴筵,见主人细意厚情。“放箸”句则言己亦无有拘束。后便转写感佩之意。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25首。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冬自华州赴东都途中作。

诗人杜甫资料

赏析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古诗《留花门》的名句翻译赏析

《留花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