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酒歌·石梁之上龙湫口》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施闰章古诗:麻姑酒歌·石梁之上龙湫口更新时间:2020-10-18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施闰章调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到任后注重民风教化,修建书院,“以存诚立教”,江西湖西地方盗贼蜂起,民不聊生的情况立即得到治理,接着他实行一系列惠政政策,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此时,施闰章不但没有升官加级,反而于1667年(康熙六年)以裁缺而被罢官。湖西地方父老乡亲多次联名挽留,朝庭不允,施闰章回到故乡宣城,便一心一意服侍叔父施誉终老。,此间,他游遍宣城山山水水,写下不少歌颂家乡的作品,这首七律《麻姑酒歌》就是此时的作品。
首联“石梁之上龙湫口,野店人家卖仙酒”,截取一个侧面写麻姑酒的出处。这两句是说,麻姑酒是在“石梁之上龙湫口”。,石梁,由石块垒成的脊梁。龙湫口,像龙的嘴巴的水潭。荒野之中的酒店,卖这种酒。这组镜头给人们是荒凉、寂寞的,然而又自然、清纯、神秘。
颔联“蔗浆柔旨色黄菊,佳者冷冷白如玉”,是写麻姑酒的质地。麻姑酒是黄酒,相传它用甘蔗汁酿成,成菊黄色。它吸取麻姑上上的神功泉酿制,清冽纯浩。神功泉,据《宣城县志》记载:在宣州东麻姑山。麻姑酒还采用麻姑山银珠糯米为原料,因此酒酿成后晶莹剔透,陈年麻姑酒,浩白如玉。“冷冷白如玉”,即写此。
颈联“水浅篷莱知几度,一勺犹传丹井处”,进一步写麻姑酒的特色。这联用典。上联“水浅篷莱知几度”,说篷莱岛在大海中,水浅时才能看到,这样的机会难得,你能看到几次呢?表示稀罕、难见。下联的“一勺犹传丹井处”,说麻姑酒用的神功泉酿成。神功泉,据《宣城县志》记载:位于宣州麻姑山。而用此泉酿酒,俗称“一勺之多”。每次掏之,只可一勺。这也表示稀少、难得。晋时,大医学士葛洪,游尽天下名山,一见麻姑神功泉,大叹其异,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所以,唐顾况《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尾联“碧莲池改洞云迷,君看谁解仙游”,突写麻姑酒的神奇。据说,麻姑酒采瑶池“藻栖”仙子滴血所养成的“碧莲”仙草为药,经丹灶蒸熬,制成美酒,故有“碧莲”之说。麻姑酒敬献瑶池蟠桃盛会,王母娘娘饮之大悦,赐名“寿酒”,“麻姑献寿”的典故也由此而来。相传在蟠桃盛会上,麻姑酒又使众神仙醉到百日方醒。而当麻姑献寿时,参加瑶池蟠桃盛会神仙,一个个驾着祥云,南云飘飘北去,北云悠悠南来,两云空中相接,即降甘霖。神仙们去云集瑶门遨游,你看怎样来解释这样现象呢?当然是由于麻姑酒吸引众仙而致。作者把这麻姑酒神奇、功效写到引极致。麻姑酒是宣城的特产,历代酒家均奉旨进贡皇室,素有“寿酒”之美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称麻姑酒“三杯可祛病,久服能益寿”。
这首诗是有“南施北宋”之称的施闰章在登游宣城麻姑山,与友人把酒言欢,游兴勃发、酒兴盎然时写下的一首赞美家乡的七言律诗。施闰章是清初诗坛的一大家,清初诗坛领袖人物王士禛曾将其诗句与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北齐诗人谢脁相提并举。这首诗,野趣横生,又温柔敦厚,清词丽句,又一唱三叹,章法自然,又叠见层出。施闰章热爱故乡的山水,还写过《绿雪茶》、《割冬》、《双溪观橘柚》等佳作。
《薛子寿见示免官后诗感而有作》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康熙六年(1667)于江西被裁决归,在故乡闲居十来年。从抒写的感情来看,此诗可能写于闲居时,因此诗人对薛氏之劝慰,亦不无自勉之意。

诗人施闰章资料

赏析作者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 查看详情>>

诗人施闰章作品: 《九华山·山到东岩好》 《漫兴绝句·舟人谁辨皖公山》 《官庭草·江声到枕客心违》 《寄哭吴自明·诗篇海岱记相于》 《禾中李山颜将南还有作》 《湘中怀舍弟闰严》 《金明寺放生池》 《修复依仁斋纪事》 《为蔡大美悼令子须才》 《东郡道中·马蹴黄尘起

《麻姑酒歌·石梁之上龙湫口》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