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春闺怨》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菩萨蛮·回文春闺怨更新时间:2017-11-01
注释
①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②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③幔(màn):遮盖。云:形容女子长而美的头发。
④幔:帷幔,轻柔的帏帐。
⑤颦(pín)浅:微皱着眉。颦:皱眉。
白话译文
妇女环形的发式,斜遮蔽在如云的耳垂下。长耳垂着轻柔的帷帐,那是斜梳深色发髻的美女绿发。残春季节,人一睡就昏昏沉沉,昏睡的人多半时在暮春。
细小的梨花如雪花纷纷坠落,那春雪飞得如细小的梨花。我微皱着眉头思念那个人,人们中有哪个在思念微皱眉头的我。
上片,以指代手法,写暮春昏睡的少妇的姿色。“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由发式的美写到耳垂的美,进深到由耳幔的美写到秀发的美,以至少妇整体的美。“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春晚”,再透过一层,写暮春美女的昏睡美,如同暮春那样的翠绿美,有唐代吕岩《大云寺茶诗》所写“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人肌肤”的韵味。
下片,以心探手法,写暮春小雪时节,闺中少妇的愁思。“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点明少妇所处的雪花轻飘的生活环境。梨和雪相互喻语,暗指美女的洁静恬淡的心态。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用泛问句式,揭示该词主题:是我在思念那个人而皱眉发愁?还是那个人发愁皱眉在思念我?
全词,表面看来,像是文字游戏,但细读吟诵,觉得字句颠倒,倒出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韵味。若说前句的落点为物为景,那么,第二句的落点也许是人是情。由景物渗入人情,回环往复,传达了苏轼的用意所在:乐从趣生。

诗人苏轼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古诗《菩萨蛮·回文春闺怨》的名句翻译赏析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