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愿登泰华山》创作背景

朝代:魏晋诗人:曹操古诗:秋胡行·愿登泰华山更新时间:2017-06-05

《秋胡行》是乐府题,按题意,是写鲁国男子秋胡戏妻的故事,夸奖秋胡妻坚贞的情操。但曹操只是利用《秋胡行》的乐调,内容却是写游仙。要说游仙,也是汉乐府中常见的题材。但曹操这诗,却又不是真正的游仙诗,而是借了游仙的虚构,表达一种人生失落的情绪。

第二首写诗人有感于“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希望得到神药,延长寿命。但又深知这是幻想,故而宽慰自己:“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诗人虽然年老,但雄心不灭,他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在普遍的忧生意识中融入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独有的生命价值观。《秋胡诗》二首虽是游仙之作,但作者对神仙之说是心存疑惑的,他曾公开宣称“性不信天命之事”(《让县自明本志令》)。因此,他的游仙不过是排遗内心苦恼的一种形式,他的游仙诗中往往寄寓着他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无论曹操其人如何在行诗时彷徨踯躅、慨叹憧憬,如何有雄韬伟略、指点江山之霸业雄心,其在文学诗歌历史上的地位和他被后人的功绩评判一样,都是在历史上留有浓重的一笔的。甚而言之,他的诗歌成就,可能还超过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起码认可程度,是超出了他自己写作时的想象的。
学曹操的诗,的确是要和学历史一起进行的。经过前段时期的学习,终于要在这段历史上,暂时告一段落了。

诗人曹操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 查看详情>>

诗人曹操作品: 《精列·厥初生》 《秋胡行·愿登泰华山》 《短歌行·对酒当歌》 《却东西门行》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谣俗词》 《善哉行·痛哉世人》 《董逃歌词》 《短歌行·周西伯昌》 《龟虽寿

古诗《秋胡行·愿登泰华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秋胡行·愿登泰华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