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寒食》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壬子寒食更新时间:2021-01-19
该诗头两句“儿女青红笑语哗,秋千环索响呕哑。”从装束、音响落笔,写人的活动,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笑语哗”“响呕哑”,给人声犹在耳之感,既通俗又形象。
第三句“今年好个明寒食”承“秋千”这一节物明确点题,转写诗人的自我反应。“好个”,既是对节日热闹情景、自然绮丽风光的深深赞叹,又是诗人隐居过逸民生活,不曾同蒙古统治者合作的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隐含着几分自豪与自慰在内。
第四句“五树来禽恰放花”,写春光明媚,佳木葱茏,群莺于林中啼鸣,百花在原野盛开,进一步坐实了“好个明寒食”的“好”,从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寒食风习图。
全诗紧扣“寒食”行文,写人,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绘景,虽仅一句,却有树有花有鸟,协调交织如画,加之“呕哑”“好个”等口语的恰当运用,倍感亲切。
《水龙吟·素丸何处飞来》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所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活用前人典故,表达了作者经历了颠沛流离后对团圆幸福的渴望,语句中流露出的盼望团圆之情十分深切。
该词创作于金定兴三年(公元1219年)至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之间某年中秋之夜。此时已经是金朝的末期,因受蒙古的军事压迫,金朝迁都汴梁,仅仅保有河南、陕西之地。元好问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他的眷属在河南登封,作者为表达历经颠沛流离后对团圆幸福的渴望写下这首词。

诗人元好问资料

赏析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壬子寒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