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向子湮古诗: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更新时间:2018-05-13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易水”源出河北,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增添悲愤之感。“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是词人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
下阕抒情,“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表达了词人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天可老”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海能翻”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诗意。词人用这些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来说明让自己忘却国耻家仇的不可能。即便是“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除对金人的仇恨,以极夸张的比譬反衬自己的创巨痛深。“频闻潜使问平安”,明明是天翻地覆亦难消除的深仇大恨,朝廷所作的竟然只是遣使问候这样轻飘飘的表面文章,两相对照,令词人黯然神伤,悲愤莫名。“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https://www.gushilai.com/gushi/ruanlangguishaoxingyimaodaxuexin67.html
《洞仙歌·中秋》是宋代词人向子湮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诗人向子湮资料

赏析作者向子湮

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清江县人。南宋初年官员,左仆射向敏中玄孙,钦圣皇后向氏堂侄,哲宗元符三年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 查看详情>>

诗人向子湮作品: 《西江月·风响蕉林似雨》 《点绛唇·绿水池塘》 《鹧鸪天·几处秋千懒未收》 《点绛唇·冰雪肌肤》 《浣溪沙·守得梅开著意看》 《浣溪沙·花样风流柳样娇》 《虞美人·淮阳堂上曾相对》 《相见欢·桃源深闭春风》 《鹊桥仙·飞云多态》 《满庭芳·瑟瑟金风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