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冰肌不污天真》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吕同老古诗:水龙吟·冰肌不污天真更新时间:2017-12-09
下片主要写词人对白莲的依恋之情。“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这是紧承上片歇拍的意思,憔悴无法抵抗,何不驾舟远游?然而又恐回首之时,“冰奁半掩,明珰乱坠。”“奁”是古时妇女存放化妆品首饰的器具,有圆形、多边形等形状,这里借指白莲的花形。“珰”是古时妇女的耳饰,形状各异,这里比喻白莲的花瓣。也就是说,唯恐远游归来时白莲花谢瓣落,一片狼藉。写法上袭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技巧,进一步表现了对白莲的依恋之情。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这里继续深化词人的依恋之情。不但舍不得长期远游离开白莲,而且白天陪伴不足,还害怕夜晚月冷露寒,白莲无人作伴,寂寞难耐,词人仍旧痴情地依偎在小栅栏边,陪伴腻友,显然已把白莲拟人化了。“小阑谁倚”,看起来有询问的意思,其实正是肯定的回答,还是那位面目憔悴的痴情人。对白莲的描写角度,也由上片的“晓”转到了“夜”,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意境的取向也由明丽而暗淡,由风姿绰约而凄迷冷落,笼上了一层冷色调。
结句“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意在强调,陪伴白莲的除了词人再无他人。雪鹭就是白鹭,形体高大瘦削,颈足细长,善涉水觅食。这种形象同憔悴而高洁的词人形象是一种映衬关系。雪鹭虽双栖,却惊起飞走,因此留下来的唯独词人而已,而惊起的原因是夜寒,这同白天的情况反差极大而突然。从词的感情转换和孤寂意境来看,作者似有寄托,洁身自好,追求人格完善,不同流合污是可以想见的。

《满江红·劲节刚姿》是南宋著名词人赵希蓬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高度赞扬了华岳的爱国热忱与谋国识见,下片由华岳的遭际联想时局,深感愤慨。

诗人吕同老资料

鉴赏作者吕同老

吕同老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查看详情>>

诗人吕同老作品: 《九锁山·来贤岩》 《鸣凤洞·连峰路塸堮》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来贤岩·昔贤所游地》 《九锁山·石壁》 《天香·冰片熔肌》 《九锁山·栖真洞》 《丹泉·觱沸槛外泉

古诗《水龙吟·冰肌不污天真》的名句翻译赏析

《水龙吟·冰肌不污天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