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勤学不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宋濂文言文:宋濂勤学不怠更新时间:2018-10-23
注释
1。嗜:喜欢,喜爱。
2。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3。假:借。
4。弗之怠:宾语前置,即“弗怠之”,不放松抄写的事。
5。毕:完,结束。
6。走:跑,奔跑。
7。送:归还。
8。以是:因此,所以。
9。录:记录,手抄。
10。余:作者宋濂自称。宋濂是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11。因得:于是能够。
12。逾:超过
译文
宋濂小时候喜爱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到书用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书,(借来)就用手亲自记录下来,计算着日期来还(书)。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弯曲和伸直,但却不因此懈怠。抄写完了,快步跑去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时间。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宋濂,宋濂也因此能够阅读很多书。
楚国的共王有一颗照马车的珠子,(他)非常珍爱,装在金制的匣子里命令随从背了跟着,常常拿出来把玩。在游云梦湖的时候,丢失了。共王很不高兴,向全国下令道:“有找到我的珠子的人,给他有一万户居民的地。”楚国的臣子不管大小,全都找珠子。梳理茅草淘洗泥土,哄哄然闹了三个月,终究没有找到。
过了几年,繁阳的一个孩子在湖边放牛,(看到)有青色的光亮象雾霭似的从草中升起,一看,是颗珠子,装在匣子里献给了共王。(共王)不食言,就赐予了他邑地。
君子说:“仲尼已经死了,他如同照乘之珠一样的思想失传有两千年了。追求他的(思想的)人不只一代一人,而没有获得其真谛(的人)。一旦(真谛)由放牛的人掌握了。能因为他人低贱而忽略他掌握的真谛吗?”
道理:孔子的伟大思想任何人都有掌握的可能,不能因掌握他的人地位低微而忽视。

诗人宋濂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汉族,祖籍金华潜溪,..... 查看详情>>

诗人宋濂作品: 《樱花·赏樱日本盛于唐》 《渊明祠·官航晚泊浔阳郭》 《义侠歌》 《琴操·有洞者林》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画楼歌·画楼殷殷贮白娇》 《题长白山居图》 《阳翟新朱定甫赋》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越歌·恋郎思郎非一朝

《宋濂勤学不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