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秋入云山》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张抡古诗:踏莎行·秋入云山更新时间:2018-03-11
《踏莎行》是宋朝词人张抡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以清疏的语言和潇洒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图。下片叙述作者与农村父老月下饮酒,得意忘形地谈论家常闲话。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乐趣,音韵之和谐,笔墨之灵,已臻化境。
该词是宋高宗淳熙五年(1178),词人独自登高秋游,赏万山秋景,有感而发,创作的词作。
注释
1、踏莎行:调名取自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曹冠词名之为《喜朝天》,赵长卿词则名之《柳长春》。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2、秋入:进入秋天。
3、云山:指山势高峻,耸入云端。
4、物情:指山中景物的情态。
5、潇洒:形容清爽秀丽的样子。
6、丹枫:亦称霜叶、红叶。
7、万叶:极言枫叶之多。
8、碧云:青白色的云气。
9、黄花千点:无数的菊花。
10、幽岩下:山岩深幽之处。
11、佳辰:指中秋。
12、林梢挂:挂在树梢上
13、松醪(láo):是松膏酿制的酒。
14、常与:点明了兴趣所在,乐此不疲。
15、野人:山野之人。
16、期:约会之意。
17、忘形:便是隐士悠然自得、不拘形迹的写照。
18、共说清闲话:一起谈天说地。
白话译文
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诗人张抡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张抡

张抡,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 查看详情>>

诗人张抡作品: 《朝中措·午阴多处》 《朝中措·慕名人似蚁贪膻》 《阮郎归·炎天何处可登临》 《柳梢青·柳色初匀》 《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 《一斛珠·清秋夜寂》 《诉衷情·闲中一篆百花香》 《诉衷情令·闲中一篆百花香》 《满庭芳·威彻冰河》 《点绛唇·浮世如何

《踏莎行·秋入云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