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子规·栖霞山中子规鸟》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顾况古诗:听子规·栖霞山中子规鸟更新时间:2020-03-14
注释
①子规:鸟名,即杜鹃。相传古蜀帝杜宇亡,去化为杜鹃,于山中啼叫以至泣血。
②栖霞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约20公里。山有三峰:凤翔、龙山、虎山,并有栖霞寺、千佛崖、舍利塔等胜迹。
③后夜:佛教将一夜分为初、中、后夜。入定:指僧人静坐敛心,使心定于一带处。”
作品译文
栖霞山中子规呜叫,
口边出血啼声不了。
山僧后夜已经人定,
是否听到山月知晓。
杜鹃鸟在山中声声凄厉的啼叫,勾起世人多少愁绪、多少感伤。顾况有另一首《子规》诗,诗言:“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杜鹃的啼声对人有种感染、移情的作用。可这首《听子规》诗,偏偏写这么一位禅僧,在杜鹃鸟无休歇的泣血的啼叫声中,默然入旦定,纹丝不动。他是已参透了人世间的大喜大悲而大彻大悟,还是他入定之后,六根清静,杜鹃乌啼声已充耳不闻呢。他的表情那么淡漠,他的心思旁人无法知晓。他神情高远、静穆有如山间那一轮明月。惟有明月才是他的相知。他是否听到乌鸣,听后又是何种感受,作者将一个神秘的悬念留给了静静的山月。

诗人顾况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 查看详情>>

诗人顾况作品: 《山径柳·宛转若游丝》 《句·崦合桃花水》 《酬本部韦左司》 《酬信州刘侍郎兄》 《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梅湾·白石盘盘磴》 《白苹洲送客》 《悲歌·新系青丝百尺绳》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谅公洞庭孤橘歌

《听子规·栖霞山中子规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