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更新时间:2017-11-02
注释
⑴富阳新城:富阳今属浙江,新城系富阳一镇,北宋时为杭州府所属县。李节推:指杭州节度推官李佖。节推,节度推官的简称。风水洞: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临安府”载:“风水洞,去钱塘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
⑵磔(zhé)磔:象声词,此指鸟鸣声。
⑶漫漫:悠远貌。傍江浦:由杭州往富阳,沿富春江而行,故云。
⑷金鱼池:在钱塘江畔开化寺后,山涧水底有金鲫鱼,故云。《宋诗纪事》卷二十一引苏轼云:“旧读苏子美《六和塔》诗云:‘松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初不喻此语。后倅钱塘,乃知寺后池中有此鱼,金色也。”金鱼,一作“金鲫”。
⑸定山村:在钱塘县西南四十七里处。
⑹清且婉:形容李佖少年风采。清,谓眉清目秀;婉,美好貌。
⑺溜:小股水流,此指溪水。梅萼:这里指梅花花瓣。
⑻出城:一作“出行”。逶(wēi)迟:纡回逗留貌。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逶迟,一作“逶迤”。
⑼妻孥(nú):妻子儿女。何时:一作“何迟”。
白话译文
春山里充满小鸟欢鸣的声音,这中间不能没有我的歌曲。沿着江滨的道路悠远漫长,这中间不能没有你和我共语。金鲫池边找不见你的踪影,急忙追赶直奔过定山村边。急忙追赶直奔过定山村边。路人都说你走得还不远:曾见骑马的少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我老早就听说风水洞景致十分著名,可惜隔一道山溪里夜里不能再向前,早晨溪桥下水流中飘浮着梅花,我想你曾在这儿系马摇落了岩花片片。你出城已经三天还在逗留等待,妻儿责骂你几时才得归来!世上小人争相为名利奔走,如今哪还有人像你这样将我厚爱!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https://www.gushilai.com/gushi/wangfuyangxinchenglijietuixianxi86.html
开头四句双头并起,兼写诗人自己和李泌。磔磔,鸟鸣声。春山已经很美,而又有春禽磔磔,不可无诗,这是写他自己。但路途遥远,需要有人与他说话,这就写到李佖。漫漫,长远貌。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由杭州往富阳,沿富春江而行,故说“傍江浦”。
“金鲫”四句,写诗人追赶李佖。“追君直过定山村”,“直过”二字说明追得急迫,走得很快。“路人皆言君未远”的“皆”字说明苏轼一路都在打听李佖的踪迹。骑马少年指李泌。清且婉,是借路人之言赞美李佖,从《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化来。以上四句紧扣“不可无君语”,写出了追赶李佖的急切之情。
“风岩”四句写李佖在等自己。“只隔山溪”的“只”字呼应“君未远”,木来可很快追上;但为山溪所“隔”,夜不能行,只有来朝才能见面。这样写,既是纪实,行文亦为之一顿。苏轼早晨从溪桥下的小股流水漂浮着的梅萼,推测是李佖系马于风水岩的梅树上摇落下来的。这一想象之词,显得十分亲切。
“出城”四句是感谢李佖“相待”之词,虽出以戏语,却有严肃的内容。逶迟与凝滞对举,意义相近。在另一版本中,“尚逶迟”的“迟”作“迤”,“归何时”的“时”作“迟”。王文诰认为当以“尚逶迟”、“归何时”为是:“‘归何时’,乃未归之词也。诗虽代为设想,佖既未归,自应作‘归何时’。今既定‘时’字韵,则上句之‘尚逶迤’,应仍作‘尚逶迟’。”(《苏诗编注集成》卷九)王文诰之说大体可信。最后两句又以世上小儿的疾于奔走反衬李佖“相待”之不易,这样既颂扬了李佖,又讥刺了“世上小儿”。这里的“世上小儿”,实际上是指那些投机于朝廷新法的“新进勇锐之士”,因此,这首诗后来成了苏轼“诽谤新政”的罪名之一。《乌台诗案》载苏轼的供词说:“熙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游风水洞,有本州推官李佖知轼到来,在彼等候。轼到乃题诗于壁,其卒章不合云‘世上小儿夸疾走’,以讥世之小人多务急进也。”
这是一首七古,四句一换意,先总写诗人需要李佖同行,然后再分写他追赶李佖和李佖等候他,最后以妻子和儿女的责怪、世人的疾走相映衬,充分抒发了对李佖“相待”的感谢之情。纪昀盛赞此诗的起笔,但却不满此诗的结尾,批评它“一结索然”,因为这样的结尾不符合纪昀崇尚温柔敦厚、含蓄不露的评诗标准。其实这首诗的结尾颇能代表苏轼的性格和苏轼诗的特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随手拈来,皆有奇趣。这篇七古两句一换韵,句句押韵,急促跳荡,正好反映了苏轼巡视途中的轻松愉快心情。

诗人苏轼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