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鹊喜·吴山观涛》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周密古诗:闻鹊喜·吴山观涛更新时间:2018-05-01
这首词是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
词上片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首两句说钱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颜色,指的是潮水未来,风平浪静的观感。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两句,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神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一般。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下片写潮过风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三句,分别描写远处、高处的景色。远处的几点青山,虽然笼罩着淡淡的烟霭,却仍然青翠欲滴。天边的红霞,仿佛是刚刚织好的绡纱,带着潮水喷激后的湿意;临近黄昏,白鸥上下翻飞,其侧则帆影矗立,说明鸥鸟逐船而飞。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一般。
末句“隔江闻夜笛”,以静结动,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极有韵味。隔江而能听到笛声,可见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
从时间上说,全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夜间;从艺术境界上看,又是从极其喧闹写到极其安静,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观看一部拍摄生动的影片,有特写的连缀,又有场景的高迅切换,令人不由不如临其境一样。因为词人又是一位画家,故能做到“以画为词”。尤其是“隔江闻夜笛”一句,余韵无穷,似断犹连。
《扫花游·九日怀归》是南宋词人周密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通过描写萧瑟的景色,把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思绪揉和融合一起,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估计之情。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归思。全词抒情自然流丽,词境凄美。
这首词约作于宋末成淳年间(1265—1274年),时周密身处南宋末年。凭他词人的敏感,自然能感受到北元兴起而南朝衰败的景象。又加上词人京城失意,思念故乡,这时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便有了这首《扫花游·九日怀归》。

诗人周密资料

赏析作者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 查看详情>>

诗人周密作品: 《题惠崇并禽图》 《闻蛩·莓苔经积雨》 《陇头水·陇阪萦九折》 《齐天乐蝉·槐薰忽送清商怨》 《瑞鹤仙·翠屏围昼锦》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游灵岩馆娃宫》 《一枝春·碧淡春姿》 《隐居·深杜衡门谢往还》 《小沧浪亭·绕屋双流碧玉交

古诗《闻鹊喜·吴山观涛》的名句翻译赏析

《闻鹊喜·吴山观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