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阮公体三首其一》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刘禹锡古诗:学阮公体三首其一更新时间:2017-04-20
第一首总结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得来的经验教训。诗人少小就胸怀大志,崇尚直道,不从流俗。但是,因为涉世未久,阅历匪深,所以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变幻无穷的政治风云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诗人把政治斗争想象得过于简单,把斗争的对手估计得过于善良,不曾料到他们会大搞阴谋,会暗售其奸。这是诗人自我总结的政治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诗人懂得“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的哲理,面对失败不消极、不悲观,从“失意”中认识自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积极准备继续投入战斗。
《学阮公体三首》是唐代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此诗共三首,分别从三个时间点上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理想的看法,是作者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集中反映了其人生观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范。《学阮公体三首》是刘禹锡模仿阮籍《咏怀诗》的作品,运用了象征、暗示、比喻等手法,曲折隐约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学阮公体三首》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是模仿阮籍的《咏怀诗》的。阮籍的早年“好书诗”,有“济世志”。由于处在魏晋易代的混乱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残酷,使他抱负不得施展,安全不得保障,为避祸,他后来变得“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然如此,他还是将深藏在内心的、无由发泄的痛苦与愤懑,用“咏怀”的形式,曲折隐约地倾诉出来了。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说阮籍“使气以命诗”;钟嵘在《诗品》中说《咏怀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是隐而不显的。”阮籍是建安以后第一个全力写作五言诗的人。他的含蓄的诗风,给后来处于黑暗统治之下的诗人开拓了一条抒情述怀的道路,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都是受到阮籍《咏怀诗》显著影响的诗作。《学阮公体三首》是对《咏怀诗》的有意模仿。刘禹锡和阮籍一样,是“使气以命诗”的。这三首诗和《咏怀诗》一样,是“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

诗人刘禹锡资料

鉴赏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 查看详情>>

诗人刘禹锡作品: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昏镜词·昏镜非美金》 《荆州乐·渚宫杨柳暗》 《谢寺双桧·双桧苍然古貌奇》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怀妓·玉钗重合两无缘》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秋中暑退赠乐天》 《华清词·日出骊山东

《学阮公体三首其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