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连理海棠》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宴清都·连理海棠更新时间:2018-03-27
《宴清都·连理海棠》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从整体上描写。“芳根”三句,由根到花梢进行局部观照。再由其“连理”引出孤独“锦屏人”的嫉妒,自然地过渡到抒写闺怨。最后侧面烘托,将海棠之美及“连理”的幸福刻画得维妙维肖。下阕专咏人事。“华清惯浴”,将海棠与杨贵妃相比,将李、杨爱情,喻为连理海棠。花与人合写,既咏物,又不局限于物,无处不咏人事是此词一大特色。
注释
⑴宴清都:词牌名。
⑵绣幄鸳鸯柱:海棠全株花盛开时如绣幄,连理枝则如鸳鸯柱。
⑶秦树:秦中(今陕西省一带)有双株海棠。
⑷钿(diàn)合:盛珠宝首饰之盒,有上下两扇。
⑸锦屏人:富贵家女子。
⑹交枝:枝柯相交。
⑺燕股:玉钗两股如燕尾。
⑻满照欢丛:夜晚用烛照花丛。
⑼嫠蟾:嫦娥在月宫无夫,故称嫠蟾。嫠(lí):寡妇。
⑽华清:指贵妃曾浴于华清池。
⑾春盎:春水盈满。
⑿连鬟:女子所梳双髻,名同心结。
⒀承恩: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⒁歌长恨:指白居易《长恨歌》。
⒂夜语:《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话译文
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红花开得茂盛,绿叶低垂,像似在护卫着连理的海棠。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照遍美丽的海棠,尽情游玩观赏,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中,同心共结,相依相傍,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离。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创作长恨歌,把绵绵此恨永久传唱?幽暗的宫门紧锁着,长夜孤独凄凉很漫长,只能独自对着一盏青灯诉说,盼望着佳人早日归来,实现旧日爱情的盟誓,能双双化作这连理的海棠,海誓山盟,永不分离。

诗人吴文英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古诗《宴清都·连理海棠》的名句翻译赏析

《宴清都·连理海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