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眼》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冯梦龙文言文:砚眼更新时间:2018-08-08
重点字词
1、于:在。
2、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3、尝:曾经。
4、佳:好的。
5、砚:砚台。
6、议:议论。
7、定:确定。
8、既:已经。
9、还:返回。
10、邸:官办的旅馆。
11、使:派。
12、往:前往。
13金:银子。
14、易:换。
15、归:返回。
16、持:拿。
17、坚:坚持。
18、是:正确。
19、鸲鹆:鸟名,俗称“八哥眼”。
20、何:为什么。
21、幸:幸好。
22、余:多余。
23、平:使。。。。。。。平坦。
24、大:非常。
25、门人:此指仆人。
26、邸:官办的旅馆。
27、向:先前、早先。
28、值:遇见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官办的旅店之后,他让仆人前往集市,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让他打磨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注释
1.鷧(yì):即鸬鹚,俗称鱼鹰、水老鸦,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
2.为:做。
3.回翔:盘旋飞翔。
4.刍(chú)人:草人。
5.慑:使……恐惧、害怕。
6.束:捆绑。
7.窃:偷偷地。
8.恬:坦然,安然的样子。
9.植:竖立;树立。
10.去:拿走。
11.已:后来
12.假假:拟声词,鷧挣扎时的叫声。
13.故:原来。
14.初:刚开始时。
15.即:立即。
16.久之:过了很久。
17.执:握,持。
18.审:详细,周密。
19.奋:用力扇。
译文
从前有个人有一个养鱼池,但是老有一群鸬鹚总是偷偷地啄鱼吃,那人就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鸬鹚们一开始在天空中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然后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站着,自然不再被它所吓着了。那人看见这种情况,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鸬鹚仍然下来啄食飞停。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鸬鹚脱不了身,拼命飞舞翅膀嘎嘎地叫。人说:“先前当然是假的,现在也还是假的吗?”

诗人冯梦龙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冯梦龙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 查看详情>>

诗人冯梦龙作品: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七十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五十七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一百一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四十七回》 《狄青》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六十六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七十一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七十九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六十三回》 《东周列国志诗词·第三十三回

《砚眼》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