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郑公宅同咏竹》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严郑公宅同咏竹更新时间:2017-04-07
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注释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②箨(tuò):笋壳。含箨(tuò),包有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书帙(zhì),书套。
④翦(jiǎn):同剪。[2] 
作品译文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是变的清凉。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诗人杜甫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严郑公宅同咏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