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更新时间:2017-11-10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描写了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参禅悟道的故事,上片描写灵云三十年修行一见桃花终于参悟的经历,下片转而阐明佛法顿悟的学说。全词表现禅理、禅趣,精奇险劲,颇具新意。
此首作于元丰三年庚申(1080),是年黄庭坚改官知吉州太和县。秋,黄庭坚自汴京归江南,经江宁(今南京市)时遇到江口阻风,黄庭坚突然顿悟禅宗佛法,故效仿宝宁勇禅师作《渔家傲》来阐述顿悟的法门。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源自唐张志和《渔歌子》,是歌唱渔家生活的曲子,宋初较为流行。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
2、孔窍:心。典出《庄子》“僬忽凿窍”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3、得眼:盲而重见光明。比喻由迷昧而醒悟。
4、了:完成。
5、呈法要:得佛法之要谛。
6、无弦琴:未上弦的琴。陶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南朝萧统《陶靖节传》)
7、单于调:曲调名。
8、水云:原指行脚僧.因其踪迹如行云流水而得名。此指禅僧。
白话译文
灵云三十年来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得到了佛法真谛,在未上弦的琴上弹奏《单于调》。
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人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

诗人黄庭坚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