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与赵康靖公》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古诗:渔家傲·与赵康靖公更新时间:2017-12-12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为作者设宴招待友人赵槩,而感慨平生之作。上片赞颂友人,说才高名重、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友人赵槩激流勇退,辞官回乡以笙歌自娱;下片叙写自己,说自己力请退休,不愿意勉强为官,因老朋友相聚难得而感慨万端,当痛饮抒怀。全词语言质朴无华,情感表达真挚,充分表现了欧赵二人的深厚友谊。
此诗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春,当时欧阳修已经致仕归颍州。这是他在招待老朋友赵槩的宴席上所作的词。
欧阳修与赵槩曾同朝为官,都担任过参知政事,有着很深厚的友谊。欧阳修曾遭人诬陷,赵槩为之抗章辩护,指出是仇者中伤。欧阳修“服其长者”(见《宋史·赵槩传》)。赵槩致仕还乡约在宋英宗治平末年,比欧阳修致仕早二三年。欧阳修退归颍州后,曾约赵槩来游,于熙宁四年(1071年)致赵槩书云:“自退居杜门,人事几绝,养成疏慵,稍阔拜问。涂中忽辱书,顿慰岑寂,兼审经寒尊候万福。某衰病如昨,目、足尤苦,殊不少损,兹亦老年常态尔。闲居之乐,无待于外,而自足处多,惟朋旧相从为难得。自安道得请南台,窃思二公物外得朋之乐,不胜羡慕。所承宠谕,春首命驾见访。此自山阴访戴之后,数百年间,未有此盛事。一日公能发于乘兴,遂振高风,使衰病翁因得附托,垂名后世,以继前贤,其幸其荣,可胜道哉!”可见惺惺惜惺惺,急于见面叙旧之情。
注释
⑴渔家傲:词牌名。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仄韵。赵康靖公:赵槩,字叔平,南京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宋仁宗天圣间进士。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康靖。
⑵四纪:十二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⑶三朝: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构厦:建构大厦,比喻治理国事或建立大业。
⑷定册:亦作“定策”,指大臣拥立天子。宋仁宗无子,以濮安懿王之子为皇子,养于宫中,但无太子名义。仁宗死,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等全力扶持皇子即为(即宋英宗),稳定了大局。是即为定册之功。此时赵槩同为参政,或亦参与此事。
⑸荣宠:君王的恩宠或荣耀。
⑹笙歌:泛指奏乐唱歌。
⑺薄才:微薄的才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⑻归田垅:谓辞官回乡务农。
⑼觞(shāng):古代酒器。此指饮酒。
⑽聊对捧:姑且相对捧杯痛饮一番。聊,姑且。
⑾官奴:指官妓。以歌舞侍候官员宴集。送:送酒,劝饮助兴。
白话译文
您四十多年来以才名为天下所重,作为三朝元老,为朝廷政事作出重大贡献,是国家的栋梁。功成之后激流勇退,辞去荣宠,回到家乡,以笙歌自娱。
看我才能平庸没有什么作用,承蒙皇上隆恩准我辞官归家务农。今天能与老朋友聚会,共饮一杯,实在难得。姑且捧杯痛饮,歌女为我高歌一曲助兴。

诗人欧阳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