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陈与义古诗: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更新时间:2018-02-26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是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作品。词的上片由别宴写起,进而追忆到过去相聚的时日。词的下片仍写别宴。词人因歌而记着歌者,即记着此别,记着饯别的主人,一语而三得。
这首词是在席益举行的告别宴会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阳人,是陈与义的同乡。公元1124年(宣和六年)陈与义在汴京任符宝郎时与他相识,不久与义遭贬,别后还有诗札。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席益离郢州知州任,流浪于衡山县(今属湖南),与义同时躲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腊月,两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后数日,与义离衡山赴邵阳,有《别大光》诗,别宴上并作此词。
注释
⑴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⑵这首词是在席益饯别宴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阳人,陈与义的同乡。建谈三 年(1129) ,席益离郢州知州任,流寓衡山县(今属湖南),与义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腊月, 两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后数日,与义即离衡山赴邵阳,有《别大光》诗,别筵上并作此词。
⑶张帆:船已经挂起帆。
⑷搔首:以手搔头,意为有所思的样子。如:《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⑸匆匆:匆忙离别。
⑹咽:呜咽。
⑺雪:为"雪儿"之省,而"雪儿"又是代指歌妓的。雪儿为隋末李密歌姬,善歌舞,得文辞叶(即押)音律而歌,称"雪儿歌",后用以泛指。
⑻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化用苏轼《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词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表达不忍惜别。
白话翻译
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可作者却搔首踟蹰不忍离去,一杯杯地饮着好友送别之酒。以前天天写诗作词翘首盼望春天的到来,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刚了却要与友人匆匆离别。
歌姬的歌声常常因离别之人而呜咽,还清楚记着离别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随着大江行舟离去,只能满满带着一船的离别之恨驶向衡州。

诗人陈与义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 查看详情>>

诗人陈与义作品: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自咏·乡里小儿真可怜》 《宣风楼·楼迥云随画栱飞》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观雪·无住庵前境界新》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 《过峡图·旌旗翻日淮南道》 《印老索钝庵诗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