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浙江舟中作》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赵孟頫古诗:虞美人·浙江舟中作更新时间:2021-01-28
上片描述词人舟中感怀。“潮生潮落”是舟行江中所见所感的普通现象,缀以“何时了”,则透露出有心人别有的心事。“断送行人老”,是“何时了”的答案。舟中行人之所以老,就是被潮生潮落所断送的。怨潮,即所以怨时。词人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历代仕宋,皆至大官,一旦为程钜夫荐见元帝,虽蒙器任,但内疚难消,且时遭人忌。元世祖命其赋诗讥其父执留梦炎,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即此可观其心迹。诗人之所以仕元,盖时使之然。“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化用杜牧《登乐游原》中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承上文推开一笔,别生意境:舟行江上,是平行之感;鸟飞长空,是高翔之势。一擒纵之际。俯仰生姿。而“销沉乃古”,尤引人绵邈之思。
下片转入极望抒情。“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写极望之景。青山之所以小,烟波之所以渺,皆“望极”中的境界。“海门”在这里尚有一特殊意象,此既回应起处,又抹上神话色彩,而隐现于浩渺烟波之中,极缥缈汪洋之致,引人神往。“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把上面可望而不可及的仙界推向更神奇的远方。欲驾长风,飘向江汉朝宗之海;乘孔子道不行之桴,浮向日华之东,以探求潮生潮落的究竟。自“海门”至“日华东”的想象过程中,确已入众妙之门,达玄玄之境。词人博学多闻,亦能妙达神思,故其词中往往兼融画意,并包哲理。
潮生潮落,是时间上的无限;长空淡淡,是空间上的无限。在这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中,在词人看来,人生不过是宇宙的过客,何其短暂。青山不过几点,小舟更不过一粒,又何其渺小。在这淡远的画幅中,包含多少感慨。词题为《浙江舟中作》,而词人的兴亡之慨却只在淡淡的行旅语中自然流露出来,很值得咀嚼回味。这首词词既以绿水青山、行舟飞鸟相映成趣,末又以“日华”反照全词,点得淡雅,染得浓丽。而于烟波皓渺之外寻求销沉人生的解脱,涤荡尘氛,尤入妙境。
《闻捣衣》是元代书法家、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捣衣引出诗人的无限思绪,同时点明了时令、环境;颔联承捣衣之声而来,借捣衣风俗在南北方的不同,抒发了自己面对历史的变化而怅然若失、伤感身世的情感;颈联中诗人以王昭君自喻,亦为自身凄悲命运感慨,抒写哀思;尾联写诗人以人生的短暂来抵御悲苦的情绪,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痛楚不堪。全诗写得深沉、含蓄,但其情绪又明确、强烈,由写景开始,触发思绪,再转入抒情,自然流畅,情景交融。
赵孟頫作为宋王朝宗室,在异族统治的元代又出仕任高官,成为元朝廷的显赫人物。这一举动为时人、后人所鄙视,“失节”的罪名无情地加在赵孟頫头上。其实,赵孟頫本人内心也不平静,悔恨、自责的情绪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尤其到了晚年,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平日的所见所闻,都能触发他思念旧国的思想感情。此诗即是诗人晚年所作,写其听到捣衣声产生的复杂的心绪。

诗人赵孟頫资料

赏析作者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元..... 查看详情>>

诗人赵孟頫作品: 《赠脱帖木儿总管》 《题彦敬越山图》 《万年欢·阊阖初开》 《论书·右军潇洒更清真》 《题耕织·仲夏苦雨干》 《题耕织·大家饶米面》 《早春·溪上春无赖》 《题高彦敬树石图》 《宫中口号·殿西小殿号嘉禧》 《因禅师挽诗·作糜活饿夫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