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卫中行书》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文言文:与卫中行书更新时间:2018-10-19
大受兄:承蒙来信,给予我的恩惠甚多。然而你对我的称道太多,难道这就是所说的诱导他而想让他达到这种境界吗?不敢当,不敢当!从你的称道中我私下先取一两条接近我的情况的,那就是在对交友之道的忠诚而绝不背后另搞一套这一方面,和我的情况稍微接近。这也不过是我内心之所好罢了,我坚持这么做,却不敢说自己能做到这样。不敢当,不敢当!
至于以急切追求富贵利达而救世为事业的,那都是圣人贤士之事业,都是知道自己的智谋能力能够胜任的人。像我韩愈,又怎能做到这一点?与你初相识之时,我正十分贫困,衣食均有求于人。此后又在汴州、徐州相见,当时我都是做幕僚,每月有一定的俸禄收入,与之前相比,富裕了大约百倍,但是您看我的饮食穿戴,有什么不同变化吗?既然这样,那么我的志向,或许不是为此而热衷努力,我之所以念念不忘求官上进的原因,也是想将自己的小志向能在圣贤的大志向中实行啊。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
大凡祸福凶吉的到来,似乎都不取决于我自己。我想,君子遇祸是其不幸,而小人得祸应是常理;君子得福应是常理,而小人得福应是侥幸,根据他们的实际作为而自取祸福。如果一定说“君子就是得福,小人就是遇祸”,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贤与不贤取决于自身,而富贵与贫贱、遇祸与得福则存在于上天,名声之好坏则取决于他人。取决于自身的,我将勉力而行之;取决于上天、取决于他人的,我将听凭上天、他人而不用力去争取。这样,我所坚守的难道不就简单而容易实行了吗?你说:“命运的困顿与显达,取决于自我。”我认为此说未必合于常理。你用前世的例子做证明来谈论此事,那是很明智的;如果说:“以修养道德为自己的责任,祸福的到来,可以不关于心。”这样说是可以的。
我现在居住在穷僻荒凉之所,出门没有驴马可骑,因此与别人多断绝往来,一室之中,有可以自得其乐之事。你庆幸我又脱离了徐州兵乱之祸,那就不该安然而居、迟迟不到我这里来!
《与李翱书》这篇文章没有韩愈别的文章(如:师说等)在现代有深渊的影响,但是其中得某些思想也是值得肯定的。痛定思痛这个成语就出自本篇文章“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后经过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成语——痛定思痛。

诗人韩愈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与卫中行书》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