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简析

朝代:明代诗人:王守仁古诗: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更新时间:2017-07-20

民以食为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都得解决吃饭问题。王守仁先生来到龙场,就陷入缺粮少吃的困境,这首诗描述的就是缺粮时向农人学习耕田的情景。但从全诗来看,并没有直接描写“学农”,而是通过学农,反映作者对农业的认识,对于“贫寡”的关注。这首诗充满了诗人不鄙夷农事的思想感情,是王守仁居龙场诗中有较大现实主义成分的诗章。

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https://www.gushilai.com/gushi/zhejujueliangqingxueyunongjiangt37.html
作品注释
⑴古洞:即诗题中所说的东洞,即阳明洞,因王守仁居于此改为阳明小洞天而得名。位于修文县城东1.5公里处。
⑵披莱:用手或工具分开杂草。磴:突出地面的石头。
⑶榻:休息用的小床。
⑷穹窒句:此句用典,《诗经》中有:“穹窒熏鼠,塞向堇户。”意思是把屋子里的老鼠洞尽行堵塞。
⑸夷居句:此句用典,《论语》中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君子住在简陋的地方就没有什么叫简陋了。
⑹桑梓:家乡故里的别称。
⑺素位句:此句用典,《礼记·中庸》中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其意是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处在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患难之中应做的事。
⑻綮戟(qǐ jí)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用于仪仗的器械。这里指出行时的仪仗队。
⑼冱(hù)极句:冱,闭塞的意思。此句意思是山洞闭塞阴暗没有阳气。
⑽暄:温暖。
⑾豹隐句:此句用典,出自《列女传》中的故事,说南山的豹子下雨几天不下山觅食,是为了躲藏起来保护自己的皮毛,而其它野兽为了吃饱肚子以肥其身,当时看来活得很好,但最终损害的是自己。文:同纹,指豹子身上毛衣花纹。泽:润泽。
⑿龙蛰句:此句用典,出自《易经》:“龙蛇之蛰,以存其身。”蛰,动物冬眠。此句意思是龙要冬眠才能保存自己的生命。
⒀榱(cuī):同“椽”,这里指屋子。
⒁邈矣箪瓢子:此句用典,出自《论语》,孔子称赞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后人以箪瓢子喻称颜回。邈矣:很远的时候。
作品译文
古洞隐藏在荒僻的山间,难道是上天留着等待我的到来。
分开杂草沿着石级来到这里,移居到这幽静干燥的岩洞多么愉快。
挨着岩石搭一间小厨,把休息的小床也靠山岩放好。
尽行堵塞老鼠出没的小穴,再洒水把石坎清扫。
书籍就随意的堆放吧,把吃喝的器皿擦拭光亮。
居住在这简陋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淡泊随意才是我的追求和向往。
尽管是那样怀念家乡的生活,我却丝毫无悔于今天的现状。

诗人王守仁资料

简析作者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 查看详情>>

诗人王守仁作品: 《莲花峰·夜静凉飒发》 《元夕木阁山火》 《八咏以答之·忆与美人别》 《重游无相寺次韵》 《去妇叹·依违出门去》 《林间睡起·林间尽日扫花眠》 《家僮作纸灯·寥落荒村灯事赊》 《平八寨·见说韩公破此蛮》 《咏良知·人人自有定盘针》 《南霁云祠·死矣中丞莫谩疑

《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