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行》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刘禹锡古诗:壮士行更新时间:2020-04-03
这首诗改造了周处自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射虎斩蛟、为民除害的壮士形象,表达了刘禹锡在政治革新失败以后,不悔恨,不妥协,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之斗争不息的顽强精神。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见《世说新语·自新门》和《晋书·周处传》。两书都记载了周处为害乡里,为乡里所患,终于改过自新等情节。《壮士行》则摈弃了这些情节,只取射虎斩蛟之事。这一改就使壮士成了为民除害的英雄,而不是为害乡里的横暴。这一改便点铁成金了。
这首诗共有三个段落。第一段四句描写了猛虎为害的情景,为壮士的出场渲染了气氛。第二段六句描述了壮士射虎的经过,在威武雄壮的搏斗之中,着意刻画了壮士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第三段六句叙述壮士为民除害,深受乡亲欢迎,他决心再显身手,明日长桥斩蛟。这段彻底改造了周处的故事,使壮士的形象更臻完美。这段里的“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与《世说新语》《晋书》中的“更相庆”“皆相庆”不同。“相庆”事是在周处与蛟搏斗三天三夜未见分晓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人们以为周处死于蛟、乡里又除一害才“更相庆”“皆相庆”的。“贺酒”在射虎之后、斩蛟之前,在虎肉宴上,不是互相祝贺敬酒,而是纷纷向壮士贺酒,欣喜虎害已除。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等人受到了迫害和打击,为了回击中伤的恶语,他改写了周处自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壮士的形象以自况,表示自己原本无错,无需自新。他是仍然坚持他的政治主张的。
此诗抒发了诗人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主张改革朝政的政治观点。全诗采用铺叙的手法,层层展开,开始四句,通过对寒风怒号、猛虎咆哮的描绘,衬托了壮士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接着细致描绘了壮士射死猛虎的过程,刻画出壮士沉着机智、大胆勇武的斗争精神,体现出诗人不畏强暴、坚持理想、主张大胆革新的精神。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是公元815年作者被贬赴任途中对其挚友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所作的深情回答。全诗结构严密紧凑,行文流畅,用典贴切自然,诗情厚重凝练,深切悲怨,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体现了作者与友人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
刘禹锡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夏初。十年前他和他的挚友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放湖湘远郡。是年正月刚得召还长安,时仅一月,因游玄都观,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怒权贵,又被排挤到更加荒远的岭南州郡去。而柳宗元这时也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柳宗元作《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赠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则是对柳宗元诗所作的回答。

诗人刘禹锡资料

赏析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 查看详情>>

诗人刘禹锡作品: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昏镜词·昏镜非美金》 《荆州乐·渚宫杨柳暗》 《谢寺双桧·双桧苍然古貌奇》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怀妓·玉钗重合两无缘》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秋中暑退赠乐天》 《华清词·日出骊山东

古诗《壮士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壮士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