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公受骗》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朱文公受骗更新时间:2020-01-06
注释
⒈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
⒉道人:道士。
⒊灸: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
⒋筇:竹名。
⒌勃窣:匍匐而行。(在句中可解释为“蹒跚而着走”)
⒍作:发作。
⒎亟:立刻,立即。
⒏莫:没有人。
⒐误:耽误、加害。尝:曾经。去;离开
10。旋:一会儿
11。厚:重
12。谢:报答
13。径:直接
14。甚:严重,厉害
15。作:发
16。于:比
17。持:拿着
18。尔:罢了
19。罪:惩处,判罪
20。恐:恐怕,担心
21。安:舒服
22。去:离开
译文
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
注释
章惇(dūn):宋朝人,字子厚。
抵:到,抵达
临:面对
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履;踩,踏,作动词用。
濡:沾湿
拊:拍
异日:以后的日子,日后
士:同“仕”,做官
白话译文
章惇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边上面临着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章惇要求苏轼下山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苏轼不敢,章惇踩着险石下去,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说“苏轼、章某来此”苏轼拍章惇的背说:“章惇日后做了官,必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什么?”苏轼说:“能够自己拼命的人以后做了官了,必定能杀人。”章惇大笑。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朱文公受骗》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