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白的诗 > 上三峡 > 巴水忽可尽的意思

巴水忽可尽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出自:上三峡时间:2023-04-10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诗人李白资料

巴水忽可尽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李白代表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巴水忽可尽的意思

此诗表现了当时诗人逆境难熬,情绪郁闷状况。前四句,诗人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了巫山高入云天、巴水急流滚滚的壮丽景色。“巫山夹青天”,“夹”字用得极其到位,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兹”,含有无奈之意。三、四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

查看详情>>

《上三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时的作品。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长江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此诗表现手法多样,语言自然真率,虽流露出忧郁伤感的情绪,但气象雄伟,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这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的作品。安史之乱爆发后,永...

查看详情>>

《上三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时的作品。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长江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此诗表现手法多样,语言自然真率,虽流露出忧郁伤感的情绪,但气象雄伟,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这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的作品。安史之乱爆发后,永...

查看详情>>

巴水忽可尽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