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沈括的诗 > 活板 >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的意思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朝代:宋代诗人:沈括出自:活板时间:2017-03-23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诗人沈括资料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作者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 查看详情>>

沈括代表作品: 《金山·楼台两岸水相连》 《润州甘露寺·丞相高斋半草莱》 《王安石破常规》 《解州盐池》 《延州柳湖·萧洒征西府》 《游二禅师道场》 《慈姥矶·朝发铜陵暮扬子》 《浩燕堂·西堂昔时冷萧条》 《梦溪笔谈·名句》 《幽人篇·蜘蛛做网着屠苏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的意思

全文着重说明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解释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少有修饰性词语,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再说简洁,如“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火烧令坚”,寥寥数语,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整篇文章只用三百多字,便将我国板印书籍的历史,活字版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

查看详情>>

注释 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典籍:泛...

查看详情>>

《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用雕板印刷书籍的方法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间,一位名叫毕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沈括比毕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而且...

查看详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