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甫的诗 >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的意思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出自: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时间:2022-11-23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诗人杜甫资料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杜甫代表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的意思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型体制相似,都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时杜甫在成都。这年秋天的风雨不但摧破了草堂茅屋,而且将一棵堂前老楠树连根拔出。这棵楠树为杜甫深惜深受,杜甫常在树下吟诗,此次又目击楠树与风搏斗,最终树为风所拔,这与杜甫的性格、身世有相似之处,所以杜甫深深的感慨。“叹”本...

查看详情>>

⑴诛茅,剪除茅草。总为此,全都为了这棵楠树。⑵楠树高大,故发出的声音,有似寒蝉。寒蝉。蝉的一种,深秋时鸣于日暮,声音幽抑。⑶此句极写风力之大。流云气,因兼有雷雨。⑷此二句摹写楠树和风雨斗争的状态,字字惊心动魄,读者仿佛看到杜甫本人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的形象。浦起龙注:“犹力争,壮其节也。岂天意,非其罪也。”⑸树倚清...

查看详情>>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七古。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转意。开头四句追叙未拔之前;“东南飘风”四句正写为风雨所拔;“沧波老树”四句写拔后回思之情,两句切自己写,两句写一般人;最后四句表示深致哀悼。...

查看详情>>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