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隋代诗人 > 江总的诗 > 宛转歌 > 七夕天河白露明的意思

七夕天河白露明

朝代:隋代诗人:江总出自:宛转歌时间:2023-04-11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
别燕差池自有返。离蝉寂寞讵含情。
云聚怀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
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
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
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度前乱。
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
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
不惜独眠前下钓。欲许便作后来薪。
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
宿处留娇堕黄珥。镜前含笑弄明珰。
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
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诗人江总资料

七夕天河白露明作者江总

江总(519年-594年)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十八岁时,江总初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又授职为何敬容府主簿,不久调任尚书殿中郎。平定侯景之乱后,诏命江总..... 查看详情>>

江总代表作品: 《宴乐修堂应令诗》 《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 《杂曲·殿内一处起金房》 《咏双阙诗》 《卞山楚庙诗》 《箫史曲·弄玉秦家女》 《怨诗·新梅嫩柳未障羞》 《燕燕于飞·二月春晖晖》 《妇病行·窈窕怀贞室》 《借刘太常说文诗

七夕天河白露明的意思

诗之开头即从女主人公眼中,展示出“七夕”与“八月”那清美而凄幽的夜景:白露横江,银汉璀璨;灰蓝而深邃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然而在这天地轻灵、浑然一体的境界之间,萦绕于女主人公耳畔、激得她心湖沸腾的,却是挟裹着滚滚涛音的瑟瑟秋风,以及楼中那哀怨之曲的无限低回。远眺茫茫江面,似还见隐隐帆影掠过:在此清秋...

查看详情>>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天河:银河。白露:秋天的露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涛水:有浪涛的水面。恒闻:恒久听闻。总是听见。哀响:哀伤声响的。苦辛:犹辛苦。劳苦艰辛。行:行程。行路。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直置:直接置入。只如...

查看详情>>

江总的这首《宛转歌》,写的是伤别之情。女主人公,似乎是位“故倡”出身的弃妇。全诗可分为两部分,从开头至“策药浣衣何处人”,主要抒写凄风惨露的故妇之悲;后一部则淋漓尽致描述新人之得宠景象,进一步反衬其凄凉之情。...

查看详情>>

七夕天河白露明的相关诗句